返回第一千九百六七章 刘洎:这个责任我不背(2 / 2)公子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即便陛下心生愧疚袒护于他,满朝文武也会对他予以弹劾。

真以为御史台那些御史们是吃干饭的?

可若是不背这个责任,不仅于人臣之礼不合,又会使得陛下恼怒……

刘泊心慌意乱,急中生智,霍然起身,怒视房俊戟指怒叱:“汝乃太尉,位极人臣,岂不闻汉文帝力担灾祸之旧事?此事错在陛下,由臣下承担乃臣之本分,可如此一来便将陛下置于昏聩之地,其心可诛!该杀!”

房俊一脸懵然,“汉文帝力担灾祸之旧事”又是什么事?

他不知道啊!

刘泊顿时一脸蔑视,怒哼一声:“世人皆言太尉诗词双绝、书法盖世,殊不知不过是仰仗天赋欺世盗名而已,连史书都未读几本,却背负文人之名,简直羞耻! ”

眼见房俊就要发怒,李承乾赶紧伸手将其拽住,一脸羞愧道:“二郎莫要胡闹,中书令之言犹如当头棒喝,是朕想岔了,既然是朕犯下错误,自然要一力承担,岂能推给臣下呢?此明君所不为也!”房俊顺势坐好,他虽然不知刘泊所言“汉文帝旧事”到底是什么事,但可以看出必然是对于皇帝诿于臣下于礼不合,遂劝道:“道理的确不对,可陛下也要为大局着想,一旦此事由陛下承担,顷刻之间天下动荡,后果堪虞啊!”

刘泊哼一声,厉声道:“房俊,汝若执迷不悟,执意使陛下陷入不利之地遭受天下攻讦,吾今日便与你同归于尽,免得汝蛊惑陛下、祸乱朝纲!

房俊也怒气勃发,“砰”的一拍桌子,怒目相视:“今日你若不把话说明白,咱俩便在陛下当面签下生死契书,而后去太极殿广场之上决斗一回,生死胜败、各安天命! ”

刘泊:..…”

顿时愣在当场,而后看向李承乾,发现陛下也一脸惊诧的看过来,两人四目相对,继而一脸怒气不翼而飞,面容抽搐着伸手指着房俊,终于忍不住,捧腹大笑出声。

这厮妄称“诗词双绝、文武兼备”,居然并不知“汉文帝力担灾祸之旧事”到底是什么事……简直文盲啊!

李承乾哭笑不得,拉住房俊的手将其摁在椅子上,解释道:“秦朝时有“祝官",掌管祭祀祝祷等事宜,而“祝官"中有一职务称为“秘祝",此类官员负责与上天、神灵沟通,一矣天下发生灾祸,便应昭示天下,请君王自省、改过,但因“秘祝"皆君王心腹,故而发生灾祸之时常常将发生灾祸之责任由君王转移至臣子身上,由臣子承担君王之过错……汉文帝时,言称“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遂将“秘祝"一职废黜。”

房俊这才恍然。

“天人感应”之道并非董仲舒所创,只是由他发扬光大而已,其实古已有之,一旦天下发生灾祸便被视为上苍降下警示,要么君王昏聩、要么臣子奸佞,必须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君王被视为昏聩之后果极大,所以诸多君王将天降警示之责任推诿于臣子,由臣子承担其过,汉文帝则认为不妥,臣子皆忠于君王、故而臣子犯错导致天降警示,实则亦是君王之过,要主动承担责任……故而,刘泊要让李承乾主动承担错误,不仅避免了“诿过臣下”之骂名,更能向天下人昭示“圣君在位”,将李承乾比之汉文帝。

当然,刘泊是真心认为李承乾可比肩汉文帝,亦或单纯不愿自己承担责任,那就唯有刘泊自己可知……但刘泊既然将汉文帝搬出来讲道理,不管李承乾怎么想,这个责任都必须他这个皇帝来背。否则便是“诿过于下”之昏君,更将房俊置于“今泌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的佞臣……刘泊拜倒于地,大声道:“非臣不能担此责任,实不能使陛下受天下之攻讦,太尉唆使陛下走入歧途之居心,臣不能为之!”

房俊硬生生气笑了,你自己不愿替陛下背负责任,那不背就好了,何以引经据典装模作样,还得将我置于“奸佞”之地?

文人之嘴脸,可恶至极。

干脆不予理会,看着李承乾问道:“关于张氏父子提请凿开大庾岭、沟通南北之事,陛下以为如何?”李承乾颔首道:“此事影响深远,实乃旷世之谏,一矣成功,则岭南再不复方外之地!之前所虑者冯盎之阻挠,朕可即刻拟定诏书、明发天下,准予冯智戮继承其父之耿国公爵位、高州总管官职,如此,既能安抚冯盎,又能使其支持凿开大庾岭之工程,一举两得。”

房俊想了想,提议道:“冯盎次子冯智戴身在长安,其身上有当年高祖皇帝任命之春州刺史,只不过是虚衔而已,何不由虚转实,使其前往春州履任?且冯盎生有三十余子,陛下胸襟如海、宽厚仁和,自是不好厚此薄彼,可在冯盎之子当中择选一些杰出之才,任职于岭南各地,想来冯盎自是感受皇恩厚重、感激涕零。”

刘泊只觉心底冒着寒气,说什么皇恩厚重?这不就是“推恩令”嘛!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