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我儿子还是不错的(2 / 2)逢乱亦不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袁术听出了袁耀的不以为然,说道:“看来耀儿有不同的见解了?”

“嗯呐~~~”

这时,袁小妹奶声奶气的插话道:“爹爹,哥哥说孔子的‘仁’是假‘仁’,真正的仁是‘怨’!先生生气极了,还打了哥哥的手心,好大的板子,手都打红了,爹爹给女儿换一个先生吧!”

袁术有些惊讶,回头看了一眼明显有些紧张的袁耀,问道:“耀儿,给为父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孔子的仁是‘怨’?”

袁耀毕竟才八岁,偷偷看着袁术没有生气的样子,才说道:“父亲,孩儿认为,孔子的‘忠恕’都是建立在‘怨’的基础上的,‘怨’是对现实的映照,若是没有孔子对现实的看法,又谈什么‘忠恕’呢?

所以,孩儿对先生说,孔子的仁是‘怨’,只有这样的怨才是真正的儒家内涵。”

说实话,袁术从来没想到这是一个八岁的孩子说出来的话,这个观点十分新潮,甚至于有些离经叛道。

几乎没有人知道,袁耀的观点已经真正触及‘儒家是如何出现的’这一问题的本质了。

而袁术却是为数不多知道这个说法,并且赞同这个观点的。

前世的袁术也是读过论语的,而且思考过孔子的所有思想到底要讲什么,其实不是什么“忠恕”,而是“怨”。

怨,一种评论,一种看法,一种对文学、对天下的批判。

忠、恕只是依附于统治的口号,最终的依靠还是“怨”。

孔子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观点兴起于魏晋六朝,一直延续到前世文明极盛之时,只是它的存在极为隐秘,需要真正的读书人自己去发掘。

后世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为何是经典,难道是那种浮华的富贵?不是,正是它表达的“怨”。

试想,孔子一腔热血未曾施展,为什么周游列国,为什么有那么多言论流传下来,没到一个地方,总是说这个,批判、点评那个?

无非是想通过这种批判的“怨”来向国君们展示自己的才能而已,这就是孔子的“初心”,至于儒家,一个意外而已。

我儿子袁耀真是不错!

袁术第一次对这个便宜儿子表现出极大的爱护,吩咐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袁安,说道:“袁安,洛摩戈不是给孤送了一种五溪蛮特制的伤药吗?给耀儿拿来!”

内心忐忑的袁耀本以为自己会被严厉的父亲一顿臭骂,没想到父亲还很欣赏自己的观点,正欲开口,却听见袁术训话。

“耀儿,你能有自己的想法很好,但是你要知道,有时候你是对的,但也必须是错的。

你怎么看不重要,天下人怎么看才重要,你能明白为父的意思吗?”

袁耀此刻又有些犯迷糊,不知道袁术说的天下人是怎么一回事儿,茫然的望着袁术。

袁术哑然一笑,知道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继续说道:“好了,耀儿,为父很满意你的表现,但是先生为父是不会换的,他能教你的还很多。

等你哪天能够真正明白了为父今天的话,为父给你找一位天下名家为师!”

“儿子领命。”袁耀跟在袁术身后,八岁的样子俨然一副大人的模样,端正有礼。

袁小妹虽然没明白哥哥和父亲说了些什么,但是知道严厉的先生还要继续教自己,气鼓鼓的鼓着腮帮子,可爱的模样让人开心不已。

PS:“怨”的观点,仅限作者一家之言,不喜轻喷。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