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巾的规格样式不急一时。
第二天是正月十六,官府开印,诺久书闻光寒二人一早便去了县衙,远远的就看到了三家合作者。
两方人马见面,互相恭维了一番,进了衙门过了红契。
等契书过了,诺久书又找到了主簿,提出了想将将明授书谷外谷给扒拉到了自己名下的请求。
主簿看着诺久书夫妻,笑了笑,道:“闻先生、闻夫人真是大手笔。”
诺久书笑着应付了两句,“主簿也知道,我家接手了几百难民,其中更有近百孩童,那些孩子都在渐渐长大,总不能一直叫他们挤在一起吧。”
主簿笑了笑,夸了一句不愧是“行善之家”,而后便让人去将诺久书手里的租契改为正是拥有土地的地契,盖上红章。
拿到了那地契,诺久书心底的一块大石头落下,同主簿道了谢,闻光寒又提出请他们去吃顿饭,被主簿婉拒了。
正说着话呢,一个驿差找了过来,说是有闻光寒一封信,知道他在县衙就顺便给他送来了。
主簿随口问了一句,“什么地方来的?”
“好像是京城的。”
主簿惊讶地看向闻光寒,“闻先生交友广泛,竟然有京城的人送行来。”
这年代寄信很是艰难,价钱也很贵,有时候有钱都不能寄出来,还得有一定的权势才能借官家的路子寄信来,不然就只能靠行脚商人寄信,又贵又不安全。
“偶然认识的一个祖籍今南府的京城考生而已。”闻光寒淡淡地解释道。
但他捏着书信的手微微一动,心道:这应该是他老师给布置的作业吧。
离开县衙后,诺久书看着手中的地契,嘴角的笑怎么都抑制不住,最终叹息一声,“真好。”
闻光寒看她这模样,也忍不住笑了笑,将人的手捞在手里握住,手牵手一起回了家。
诺久书看向他手里的书信,这才问了一句,“白先生他们寄来的,写了什么?”
“是他们。”闻光寒苦笑了下,道:“应当是老师布置的功课。”
“哦。”诺久书幽幽地应了一声,心底有点诡异的幸灾乐祸。
不管爱不爱学习,作业对学生来说,应当都是心中的一粒沙子,让人难受。
此后几天,闻光寒一边完成远在京城的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边同正墨、李和兄弟商量特供纸巾的花纹和香味。
等确定好专供的各人的花纹和香味,纸张正式开始生产后,诺久书带着一家人一起前往府城。
临走前,诺久书抱着小海儿,看向给若儿梳头闻张氏,“娘,你想去府城看看吗?”
闻张氏淡淡地笑了笑,“不了,我受不得那些颠簸,就在家里给你们看着这些家业,让你们也安心些。”
“真的不想去见识见识?”诺久书又问了一句,顺便道:“今年天暖得早,可以坐船去。”
“不去,你娘我晕船,可不去受那罪。”闻张氏说得斩钉截铁。
诺久书失笑,便也不再询问,“那等下次回来,我给你带礼物。”
“这个好。”闻张氏笑道。
正月二十,是个不错的日子,诺久书同闻光寒带上孩子再次检查了一下要带走的行礼,而后同家里人告别,去了府城。
马车上,诺久书扶着不安分的孩子在车厢里迈着小脚脚,不安分地想要走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