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解救被虐女童工(1 / 1)心理游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大会议室回来,郝正一直思绪不宁,对于小砚凝他还没想清楚是否需要去聊聊,告诉她,他是她父亲的挚友。想事儿的时候,郝正习惯转笔,签字笔在手里上下翻飞,眼睛却直愣愣地望着窗外。“啪”。笔从手里飞了出去,郝正没有去拣,倒是轻轻拍了拍键盘,“咳,时光真是折磨人的东西,”郝正自言自语地嘟哝着,不知道感慨由何而来,只是心里已经有主意了:暂时默默关照这孩子吧。

“小家伙,今天有活吗?哥有个猛料,有兴趣不?”那是2001年国庆节前的一天,孔靖刚下直播,走廊里看到郝正就把他喊住了。工作日每天《杭广早新闻》后孔有档直播节目,叫《杭广热线》,专门接听各类投诉,这档节目也是新闻部重要的新闻线索源。

那天直播结束后,孔继续接了最后打进的热线,一个怯生生的女声带着哭腔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她说三四个月前她和另一个发小到杭州投奔老乡,结果被骗到了余杭鸬鸟镇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并被迫在村里小纺织厂打工,老板很苛刻,动不动就打骂,很多时候甚至都吃不饱,她俩提出要走,老板不让还扣留了他们的行李。因为村子非常偏僻,她们也不敢自己走山路逃出来。小姑娘称自己是安徽人,刚满14岁,她的发小年级更小一些。看到她们境遇凄惨,村里有个好心的大妈会偷偷给她们点吃的,但碍于乡邻的情面,又不好意思送他们离开。今天就是趁老板不注意,溜到大妈家打的热线电话。小姑娘不敢离开太久,说了没几句就挂了,工厂地址也说得模模糊糊。

“被虐待的童工?”郝正无法相信,在杭州这样的大都市,这个年代竟然还会有这样的暗黑事件。不过,求助热线里稚嫩的童声由不得玩笑,郝正赶紧去准备采访机。想想可能遭遇的复杂情况,多半是要做暗访了。2000年初的时候,电台的采访录音设备是笨重的卡带机,一个长约40公分,宽近30公分的厚实录音盒,加上铁杵一样的话筒,差不多有近十斤的分量,所以台里的记者多半都备了一只大挎包,专门用来放采访机,但是要做暗访这样的设备就非常不方便了,指向话筒虽然收音还不错,但不能有遮挡,还得尽可能靠近音源,所以多半要把话筒头暴露在外,另外,暗访的时候不方便操作按键,只能提前开机,因此一定要保证电池电量充足。出发前,郝正特意换了四节新的五号电池,又带了四节电池备用,整个挎包已是死沉死沉了。

“老林,今天要辛苦你了,这地方可能不好找啊!”孔靖坐在桑塔纳的副驾驶位上,给驾驶员递上了一支老版利群。老林叼着烟,拿出杭州地图开始找目的地。彼时还没有手机导航,如果去村落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采访,得仰仗驾驶员识路的本事,没有十来年的驾龄,对杭州或者周边不熟悉,那准得耽误事儿。

小姑娘说的纺织厂在余杭鸬鸟镇一个偏僻的村子里,大家估摸着应该就是一家家庭小作坊。从台里出发足足开了两个半小时,大家才找到这个几乎在山顶的村子。这样的村子不太会有外人来访,采访车也特别显眼,孔靖让老林把车停在山坡脚比较隐蔽的地方,“孔老师,为什么我们不先报警?”郝正忍不住问。“在没有确认情况属实,报警可能就是浪费警力,何况类似问题在这样的农村里可能会比较复杂,走还是先看看去。老林,你在车里等我们,如果半小时后我没有出来也没有给你电话,只能麻烦你报警了。”孔靖说罢,和郝正一起往坡上村里走去。

走了大约五六分钟,空荡荡的村里竟没有碰到一个人,这里鸡犬相闻,空气里有股淡淡的泥土味儿,连着经过几户村民家,门都是虚掩的,但是屋里却没有人。很难把这样夜不闭户的纯净村落和可能发生的罪恶联系起来。

“这个点村里人估计都在田里忙农活,碰不上人最好,就怕人多闹起来”孔靖让郝正多留意大院子,小姑娘说的庭院作坊在这样的村里多半属于大户了。

兜兜转转近十五分钟,两人在一处大院老宅门口停了下来,孔靖觉得院子的地势外貌和小姑娘电话里形容得差不多,院门虚掩着,透过门缝能看到院子里堆了一些纺锤。郝正注意到门口堆了一堆农具,锄头镰刀,屋主可能回来了,但是却听不到人声。“有人吗?小洁,小洁”孔靖推开院门轻轻唤了两声求助女童的名字。从里屋走出来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屋里灯光黑暗,郝正没有看清小姑娘的脸,只是觉得她好瘦小,“姐,有人找你。”不一会,屋里又跑出来一个差不多瘦小的小姑娘,“你是主持人吧?你真的来带我们走了?”原来第二个才是报警的女童小洁,看上去似乎更机灵一些。

“对,我就是孔靖,赶紧跟我走吧。屋里还有其他人吗?”孔靖一边说,一边往里屋张望了两眼,没有人。郝正低头看看大挎包里的采访机,还在正常运转,刚刚进院门前他已经把采访机打开了。

两个小姑娘惊喜中一阵慌乱,拿了两只蛇皮袋跑出了院子,里面装的是她们的行李。“就我们俩,这个厂里就我们在做工,老板早上走开了。”

顺着土坡走了没两步,小一点的姑娘突然回过神来,“姐,我们忘了拿被子了。”两床被子是两个小姑娘最贵重的行李了,怎么也舍不得,尽管孔靖一直在说回杭马上给她们买两床新被子,两人自己撒腿往回跑了,孔靖和郝正也赶紧护着跟上。

拿被子就一会儿功夫,可就是这么赶巧,刚出屋门,顶头就和老板撞了个正脸。“小洁,你们又要跑,他们是谁?”这个黝黑的中年男人已经挥着刚才放在门口的镰刀站在了院子中间。“别乱动,我们是杭州台的记者,来带这两个孩子走的,你有话可以说,要动手我们就报警了。”孔靖两只手各拽住一个小姑娘拖到了身后,郝正瞥了一眼墙角倚靠着的锄头,一个箭步窜过去拿起来横在了手里。僵持间,孔靖示意郝正慢慢往门口挪。

“快走,”孔靖忍不住喊起来,带着两小姑娘往停车的地方跑去。看着郝正手里的锄头,又或者担心落单吃亏,男人并没有马上追出来,而是扯开嗓子用方言大声呼喊。郝正没有完全听明白,但应该就是喊村民来帮忙堵人。好在这个时间大部分村民还在田里劳作,走出来三四个村民,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等到老板说了个大概,几个村民抄起农具,追了上来。

好在车子停得并不远,拉开的这段距离已经够时间大家逃到车上了,老林赶紧发动车,蹿了。郝正这才发现自己后背全湿透了,而坐在车里的两个小姑娘还紧紧拽着他们的行李,当然还有那两床被子。和俩小姑娘交谈中才知道,原来这个村子里好多村民是杭州电台的忠实听众,包括那个老板,村民的习惯就是一早收听新闻和杭广热线。小洁就是跟着老板听节目的时候偷偷记下了热线。值得庆幸的是,当天小姑娘打通热线的时候已经不是直播时间段了,电话内容没有播出去。

回到台里,孔靖带着俩小姑娘去了食堂,已经过了饭点,食堂阿姨给大伙一人做了一碗面,孔靖特意交代给俩小姑娘的面里多加了荷包蛋和大排。饭后,孔靖和郝正又简单作了一些补充采访,孔靖摸出五百块钱塞给俩小姑娘,让她们买车票回老家,小姑娘怎么也不肯收,再三推辞千恩万谢之后收了两百。下午,郝正开始拟稿整理素材,孔靖联系职能部门——公安和劳动保障局反映情况:据俩孩子说,村里这样的小作坊有很多,他们也曾看到跟年龄相仿的外地孩子在村里出现。老林就一差事:送俩小姑娘去长途汽车西站。

坐在电脑前,返听采访素材的时候,郝正才发现现场太过嘈杂,很多素材应该都没办法使用,就暗访来说这一趟似乎不够圆满,但两个孩子平安救出就是最大的成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