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小老师与淘学生(1 / 1)牧人霖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啊,老一辈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不能让下一代再这样稀里糊涂地混下去了。都希望把村里的小学办好,时不时规劝自己的孩子要走进学堂。

由“大队”变成“村”之后,月牙河村最大的“头头儿”——党支部书记白哈达主持召开的第一次重要的会议,就是研究村里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他要求村子的领导班子里首先能达成共识,如果不靠文化知识,要想改变月牙河贫穷落后的面貌好比登天,甚至会更难啊。

于是,在白哈达的极力主推下,月牙河村小学校“断档”的年级恢复开课并走上正轨。他还亲自到学校进行“讲话”:

“大以前的日子那就是过横垄地,一步一个坎啊。当然,你们还小,经历的不多,但你们应该知道,现在家里要想吃一顿细粮有多难?要想吃一次肉有多难?除了过年过节,谁家平时包过饺子?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更要靠脑袋——就是知识文化。只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以后的日子就像是上楼梯,一步一登高啊。到那时,家家大米白面堆满仓房,顿顿有肉吃、天天包饺子……”

白哈达不愧为村支书,他的话很有煽动性,不但把学生们说得直流哈喇子,而且把老师、把家长都说得充满了信心、鼓足了力量——“顿顿有肉吃、天天包饺子”这样做梦都能笑醒的幸福生活,谁不想过啊?

一些闲散在家的半大小子都被“请”回学校。这帮小子,就像一头头漫山遍野里撒欢儿乱蹿的小毛驴儿,被套上了“笼头”。开始时,“小毛驴儿”们很不老实,让老师们吃了不少苦头儿,当然,他们自己同样吃了不少老师给的苦头儿。

…………

倔强地开着“耗子花”的月牙河畔,有一座方方正正的院落,石头地基之上是用草坯垒起的土墙。在月牙河一带,在没有或者用不起烧制的红砖之前,砌墙除了石头就是坯。“坯”分两种,一种是和泥后用模具制作的,一种就是就地取材的“草坯”。草坯的制作很有意思,在长满野草的甸子上,把地皮挖成、准确地说是切割成长宽高适宜的方块儿,因为土粘、草根密实,再扑拍打拍打,晒干后就是结实的坯了。当然,这种方式很破坏草地,好在那个时代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不错,对整个环境并无大碍。

草坯院落里是一排石头房子,前脸用水泥抹平了,在各个墙垛上抹出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共计十六个大字,外加翻译过来的蒙古族文字,就把前墙都占满了。左右和后墙没有用水泥全抹上,只是象征性地勾的缝儿,形成程式各样的几何图形。如此做法主要是为了节省水泥,没想到还挺美观。

这是一所学校,很典型的乡村学校。

和当时其他农村小学的土房相比,月牙河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算是比较好的了。不仅仅是因为地理位置上处于城郊会有些偏饭,最关键的是在前几年修缮小学时,白哈达等人通过关系,寻求孔雀屏草原的一些牧场主给予了赞助。其中,在包巴音牵线搭桥下,桂丽丝嘎查的鲍石头立即带头响应,一下子就捐了十只大绵羊啊,而且还帮忙联系其他牧点进行捐赠。所以,月牙河人对鲍石头格外尊重,这方面是重要的原因。

在一间相对明亮的教室内,坐着十几个学生,从个头儿上看得出他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有男有女、有高有矮、有瘦——无胖。老师也不胖。身材瘦瘦的、二十左右岁的小男老师在给学生上课。他头发有些长,留着三七开大分头,如此一来人就显得更消瘦了,可能是头发把营养都争夺过去了。他正在教学生《汉语文》,教材是从汉族地区小学借鉴而来的。

这堂课是古诗课,小男老师教的是一首唐诗《锄禾》。一位坐在最前排靠边儿、瞅着有八九岁样子的小男孩站起来,用并不太标准的汉语问道:“老师,你说是‘糖吃’,那它甜吗?”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这位学生一时抓耳挠腮,不明白自己哪儿出了毛病。

小男老师当时就被气笑了,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

“是‘唐诗’,不是‘糖吃’!这个‘唐’是指一个朝代,是评书里讲的《隋唐演义》的唐朝人写的古诗,不是你吃的那个‘糖’。你坐下!”

同学们又是一阵哄笑。夹杂着“馋死算了”“就长了个吃心眼儿”“你家那么穷,见过糖吗”的挖苦……

这位留着分头小老师叫袁振富。这位“好吃”的学生就是“淘气的孩子”——阿来夫。

…………

袁振富的父母老家本是红楼市春州县太和乡,居住在“因河而兴”的村庄,叫河兴村。过去家境殷实,后由于得罪了江湖上的“人物”,便举家搬迁到外地,据说还改了姓氏,过着几乎是“隐姓埋名”的生活。袁振富的父亲学业有成,毕业后与同班同学成婚,并选择当了下乡知青,没想到阴差阳错被分到了红楼市。因为夫妻二人都有知识、有文化,便留在红楼市里当了老师。二人扎根在名为“第二故乡”实为“第一故乡”的红楼市,立志教书育人、启智兴国。按父母遗言,让袁振富必须争取当一名老师,鼓励他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改造学生的灵魂、人类的灵魂是顶顶重要的职责,一定要当个好老师。

父母去世那一年,袁振富刚刚12岁。在这个叫红楼的城市里,他没有一个亲人。是父母过去的同事们在悄悄地资助、照顾,他才没有流落街头、乞讨为生。就算这样,袁振富都没有回到父母的“老家”春州县去寻求亲戚的帮助。或许,他的那些亲戚们,甚至都不知道同一个世界里还有一个叫“袁振富”的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