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古人非常忌讳人体解剖,但学过古代医学史的应该知道,事实上并不是那样的。
这一点,早期的《灵枢》、《内经》,后来的《五脏图》、《存真图》都能够证明。
只是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通过阴阳五行理论来辨证施治的诊疗方式日益完善,对于解剖学的依赖并不高。
再加上朱明理学大兴,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思想被无限拔高,相关的研究才被搁置,甚至停滞。
所以,明清后的医者可能对解剖学研究的不多。但在唐宋时期,就算不专精也多半有一定的了解。
鉴于这点,武卓没有问老头有没有解剖过人,而是问他禽畜。
以他有限的历史知识看,古代男人除了厨子和屠户,只要有点身份,杀过鸡鸭的都少,更何况对动物进行解剖研究。
果然,他赌对了。
老头被他一句话怼在那,气的胡子都撅起来了,却一句反驳都憋不出来。
瞪着俩眼珠子运了半天的气,恨恨的挤出一句“竖子”,便不再看武卓。
女道士和老头应该没多大交情,老头被气到不行,她神情基本没什么变化。
暗自给了武卓一个肯定评价后,开口问到正题:“肠痈,你了解多少?”
武卓本科时选修的中医,虽然只是为了修学分,但基础理论还记得不少。
再加上脑子里有身体上一任主人零散的记忆,不至于被一个“肠痈”难住。
稍稍组织了下语言说:“肠痈,急性腹症。泛指小肠炎、结肠炎、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以及肠肿瘤等病症。”
女道士眉头微皱,不是对武卓的回答不满意,而是没想到会听到如此复杂且新颖的解释。
略微思量了一下,试探着问:“这些病症有何区别?”
武卓通过女道士有些迷茫的眼神猜测,对方应该对肠道缺乏最基础的了解。
便简单的解释:“肠道从幽门至肛门,是我们腹部最主要的器官。主要分为小肠和大肠,其中还有许多细分,比如盲肠、直肠、结肠、十二指肠等等。
不同肠道区域发生的不同病症,因为病因、病理的不同,治疗起来也有针对性的不同。”
听了武卓的解释,女道士更加迷茫。
对于时下的医者来说,除妇人病和绞肠沙外,几乎所有严重的腹部炎症,都被归为肠痈。
针对性的药组虽然有一些,但都是基于发热、便秘、便血等不同的表症进行不同的配伍。
至于到底是哪段肠子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和分辨。
所以,女道士听到武卓将肠子分为不同段,又单拎出来说事,一下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女道士迷茫,一边的老头却严肃了起来。
老头能站在这里,仰仗的是金针绝技。
中医针对肠道炎症的划分和用药很混沌,但他用针灸之法缓解不同急腹症症状时,却是有区别的。
因此,他虽然不懂什么大肠、小肠,却隐约明白肠痈绝不是一种病。
但明白归明白,想要细致的罗列整理出来,还没有足够的积累和沉淀。
此时听到武卓的话,尤其是那些一听就不是胡编出来的名词,顿时眼睛发亮。
有种迷雾消散,隐隐看到本源的感觉。
把武卓重新打量了一番,矜持的发问:“把肠子分成什么大肠、小肠,依据是什么?”
武卓知道此时是展示能耐的时候,虽然烦老头的语气,还是非常认真的回答:“首先,外观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次,功能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小肠主要负责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而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蠕动促使废物排出。”
为了增加可信度,武卓又补了一句:“这些结论,是师父带着我在不同动物身上做过很多试验,而后才总结出来的。”
“如何试验?”
“营养是什么?”
老头和女道士几乎同时发问。
武卓先回答老头的问题:“同一种动物,选取寿命和体形差异不大的多个个体,通过手术节出不同区域的肠道。
而后每日喂食同样的食物和水,观察动物的排泄、体重和其它一些变化,从而判断出不同肠段的作用。
至于营养……”
武卓知道,如果说钙铁锌维生素什么的,恐怕眼前二人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索性说:“我们吃下的食物,除掉排泄物,被身体存留下的就是营养。
不同食物中包含的营养是不同的,对人体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一番话后,女道士陷入了沉思,显然是在消化听到的内容,老头却彻底来了兴致。
把使命抛到脑后,双眼放光的催促:“具体说说。”
对方问了,武卓便把几种最常见的营养元素拎出来,用这个时代人能听懂的话,尽量简单的讲解起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