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某些事情了解的越深,韩铭越能体会到那种差距。
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狐狸,绝对不是仅凭一点后世的眼光,就能轻易对付得了的。他们政治经验丰富,眼光独到,走一步看三步,个个都是心思深沉之辈。
如果他想要真正立足于朝堂,与这些人去掰手腕,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就如同皇帝告诫他的一样,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皇帝只有一个,官员却有无数个。从某种程度上说,官员和皇帝是天然对立的。
一方不希望自己的权力被分走,但又要依靠官员去管理国家,做具体的事,不得不给他们一些权力。
另一方作为国家机器的代表,政策的执行者,自然希望自己手上的权力越来越大,做事更容易。
因此,双方进行博弈就是一个常态,很少出现一方完全压过另一方的情形。
除非,这个皇帝过于强势,能完全镇住朝堂,比如朱老板。又或者,皇帝连自己都保不住,只能做个吉祥物,这样的皇帝有很多。
能和官员打个有来有回的皇帝,就能算是优秀的水平,属于皇帝之中的佼佼者。毕竟,官员人数众多,结个党啥的司空见惯,最善于抱团。
皇帝再聪明也只有自己一人,而且为了防止别人篡位,连亲兄弟都得防着,属于真正的孤家寡人。
以韩铭自己的认知,皇帝在孤身一人,觉得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找帮手可就太正常了。
宦官身体残缺,属于义理缺失之辈,夺天下是不可能的。在规矩众多的封建时期,谁都不会认可阉人去坐上那个位置。
按照先皇那种作死的模样,如果不是现在的皇帝坐江山,大盛基本在下坡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皇帝虽说为了自己的目的,在很多事情上都在给文官集团让步。但最重要的军权没有放手,虽说也可能被渗透了,但大体上还是掌控住了全局。
照韩铭这些天的了解,皇帝要做的事,一件件都慢慢做到了。
比如税收,大盛虽说税的种类不多,比例看起来很低。可是各项加起来,百姓还是难以负担。
皇帝多年努力,把农民的税收改为田租、丁税、徭役三项,可一家的丁税就要占据田地收成半数以上。很多时候,交完税能不饿肚子就不错了。
后知后觉的他,到现在都不明白,韩家是怎么过下来的。就三百亩地,每年交的丁税都快要两百两了,这一大家子怎么还能有存款,以前的家底吗?
然而,即便是皇帝做了诸多努力,明年新政策的结果,也仅仅是把百姓的丁税降到了一半。
为此,还在这十多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某些物品的专营权。
专营,指的是某些东西,只能由特定的商铺去经营买卖,一般人不能接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食盐和铁器,这是历来的封建王朝,除税收以外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般的封建王朝,只会管这两项。因为这两项关乎统治,是一个王朝的命脉。
而现在的大盛,除了这两个以外,茶叶、丝绸、瓷器等这个时期的特色产品,都被文官集团后面的世家大族所掌控。
这里面的暴利有多少,稍微想想就知道。
而朝廷每年能有这么多税收,除了丁税,这些也是重要的来源。
普通的商税是二十税一,而上面几项则是达到了五税一,百分之二十的地步。
这个税率也是韩铭最佩服皇帝的地方,这些给你们去卖,但是我要抽重税。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税钱最后肯定还是要转嫁给买家。
但是,皇帝给出的物品,赚钱是很赚钱,却和普通百姓无关。这些东西,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老百姓一般也买不起。
好的茶叶二百文一两和三百文一两,对他们来说也就听个新鲜,做个谈资而已。至于丝绸,能不光腚就不错了。
大多数种地的人,活着的时候,都没穿过除粗麻以外的布料。只能在被放进棺木之时,享受一回,走得体面一些。
这就是社会现状,现在的百姓还在为了填饱肚子而努力,生活品质和他们无关。
皇帝就是想要这种结果,管你们是不是狗咬狗,总归是你们有钱人之间的事,我的税可不能少。最好,你们能出口,卖到国外去。这样,我还能再收一回关税。
可能也有部分百姓受到影响,去高价买这些东西,人情往来肯定是有的。但只要大多数百姓没有影响,这个就是值得的。
此外,这个专营制度,皇帝还留了一条后路。那就是,皇室成员,并不在这个限制里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