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电炉(1 / 1)光滑曲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布完任务后,朱棣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处理一些杂事。

朱棣一共有三个办公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王府的书房,还有就是学校和工匠院这边的办公室了。

只有学校的办公室,朱棣是用得比较少的。一般都是处理一些学校的的问题,或者找某一个学生谈话,才会用到。

工匠院这边,朱棣时常会带着自己的事情,来到这边的办公室处理,顺便给那些工匠解答一些疑惑。

朱棣在自己的办公桌后坐下,结果旁边侍女递过来的枸杞泡的热茶,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朱棣看着茶杯上不断飘起的热气,思绪有些飘忽。

想着最近的事情,还有什么是需要自己干的。

目前自己能做的基本上都做了,就是等待了,车床制造出来,需要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

因为朱棣对于机床最主要的需求,并不是其加工效率高一点,最主要的是用来生产一些手工很难达到要求的零件。比如轴、螺纹的加工等等……

对于加工效率的最求,现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朱棣手里也没有需要大批量生产零件的项目。当然,枪支不算,那个东西也不是单单一个车床就能生产的。

所以说对于朱棣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机床的精度。

如果精度不行,只是造个机器出来,提高一点生产效率,对于朱棣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花费这么大的精力,还不如自己多找几个工匠。

而想要最大化的精度保证,就必然导致制造的速度变慢。

这件事情朱棣也没有办法,最初的从零到一就是这么的麻烦,朱棣只有耐着性子慢慢来。

所以这件事情就只能先放在这里。

接下来就是发电站的问题了。

朱棣想到,前几天发电站那边的建设人员就说好像完工了,朱棣当时没有时间,到现在都还没有去验收。

虽然朱棣有意培养一些人,但是目前能胜任这方面工作的人才还是太少。朱棣也不放心,还是需要自己亲自去一趟。

而等确认发电站这边完工后,朱棣就有条件制造一个自己一直心心恋恋的电炉了。

这个实验性的电炉,在朱棣的计划中,主要是用来生产一下小批量的、急需的合金材料。

对于合金的冶炼,还是很有技术难度的。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从1952年开始,试制较为简单的不锈钢,他们是先在1吨电炉试炼。

但是到了1954年,才在5吨的电炉上试炼成功,两三年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这还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并且这种可以说是国家基石的项目,按时候再怎么一穷二白,也必然是有各个领域的大牛带队。

可想而知,其中的难度有多大。

如果朱棣想在这个时代,实现大规模的合金生产,短时间是办不到的。

虽然说性质不同,先辈们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而朱棣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朱棣自问,自己也没有那个水平,短时间就能过去这条河。

虽然大规模不行,但是小规模的生产合金,朱棣觉得还是可以的。

当然,这都是他自己认为,朱棣找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资料。

所以也并不是很清楚,这样超小规模的融化、再冶炼合金可不可行。

不过这都无所谓,如果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可以冶炼合金更好。

如果不行,也可以用来融化钢材,方便机床这边之后的模具浇筑工作。

想到这些,手里无事可做朱棣立即喊来魏忠,说道:“你去安排一下,我下午过去验收发电机那边的工作,通知他们做好准备。”

“是,王爷。要通知工匠院这边的电动机制造小组吗?”

“嗯,就通知上次那些吧,不用太多人,还是带一台电动机过去就好了。负责电线建设的工程,完成得怎么样了?”朱棣问道。

“前不久过来汇报过,因为铜线产量的不足,还没有完全完成。”

“那就不找他们了,但是也要通知他们抓紧时间。”

对于电线在发电站与自己的产业园之间的铺设,本来是不用急的。

但是魏忠突然提到的电动机,让朱棣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

看向魏忠,朱棣问道:“我之前让你全力去收购棉花的事情,你办得怎么样了?”

不知道王爷怎么又问道了这个问题,魏忠在脑海中想了一下,回道:“我们领地的棉花,基本都被我们收上来了。不止如此,北边黄河这一带的产棉花的地方,基本都被我们收购了不少,王府绝大多数的资金都被花在这个地方。”

随即魏忠又有些担心的问道:“王爷,我们这么大规模的收购棉花,耗费这么多的资金,真的没事吗?就算是我们,也找不到这么多的人来把棉花织成布啊。”

朱棣摆摆手,示意他不用担心,说道:“放心吧,我有办法,之前不是给你解释过了吗?”

虽然听到王爷这么说,魏忠稍微放心了一点。

他知道,之前王爷是说的是什么织布机,不过魏忠还是有些怀疑一个机器,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收棉花这件事,是之前一个月前就吩咐下去的事情。那时正好农历八九月份,是棉花收获的季节。

而有了电动机、发电站,不利用起来就太可惜了。所以朱棣就想着趁着这个机会,收购了一番棉花,开个纺织厂赚点钱。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