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何苗背后的高人 鲜花(1 / 2)天才小熊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边卫平因为大胜之后,与屯骑营休息整备,加有轻、重伤员在治,所以一时半会只能留在中牟。

毕竟叛乱已平,又无其他战事,与其让伤员们风餐露营,倒不如在此处留下几日。

那边何苗也是率领大军,星夜奔驰,唯恐旋门关有什么闪失。

只不过,到底是人的两条腿赶路,又如何能比的了屯骑营速度。

所以即便是急行军,一百多里路也不可能一日走完。

他也是暗自懊恼,前些日子非要与何进、袁术一起进言,让一个小儿掌兵。

如今叛乱局势大有变化,让他是万分的措手不及。

兼之旋门关一直又没什么消息传来,这要是丢了,那他的责任可就大了!

不过幸好何苗也是有高人指点,以北军越骑营为先锋,什么都不用管,直接独军奔赴旋门关。

越骑,并不是附庸的杂胡骑兵,亦是全部都由汉人组成。

只不过,选取的都是,能骑善射、劲勇过人的骑兵。

按照后世所言,就是那能控弦的轻骑兵、弓骑兵,所以奔袭起来,并不会比屯骑来的差。

此策与卫平的奔袭之举何其相似!

可见背后指点何苗的高人,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那位高人如今正坐在何苗的营帐中,大约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生的是剑眉大眼、长髯浓须,一副刚毅之相。

他本为朝堂中的侍御史,因愤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于是近日选择了弃官归家。

不过他也是得罪了不少人,所以才跟随何苗大军一起出雒阳,以防止路被那些记恨的人所谋害。

至于为什么会得罪人呢?

原因就出在侍御史,这个官职。

侍御史,专门举报、监督、弹劾官员的不法行为,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纪检部门。

因其在汉武帝时期,被特令持节与虎符,镇压过各郡的农民起义,又被称为“绣衣直使”。

可能“绣衣”与“锦衣”二字看起来差不多,所以后世不少的家,便认为他们是汉代的锦衣卫。

一度意淫穿越到汉代,建立锦衣卫,与“绣衣直使”夺权。

这就有点那啥了…

侍御史本职工作是言官,属于文官一类,即便武帝时期镇压过农民起义、暴乱,也只是特例。

而锦衣卫是武官,掌刑狱,有缉捕之权。

任何朝代,也没有见过特务机构取代了言官,因为这两个完全就没有可比性…

那么,汉代有没有类似于锦衣卫的官职呢?

若是真要强行比较类似功能,那也只能是“司隶校尉”可以媲美!

汉朝十三州,每州都有一部刺史。

因为司隶是帝都之所在,所以司隶的刺史不叫刺史,而是叫做“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不仅要分管部分司隶政务,还有一个更特殊的功能。

那就是监督朝内的大臣与皇亲国戚,甚至是长安、雒阳等周边七个郡的大小官员。

更重要的是,司隶校尉手下有1200名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徒隶既是狱卒,可见其有一定的缉捕之权。

至于历史的司隶校尉,都干过哪些事情,这里就不多说了。

言归正传。

何苗是很佩服眼前的青年文士。

此人性格刚强,向来敢于陈述,多有犯之言,可又确实是怀有大才,并非那些徒有虚名的名士所能比较。

所以此番能与自己同行,何苗自然是喜不自禁:

“元皓先生为何非要辞官归家,凭先生之才德,若是再等几年,定能在朝堂获得高位。”

青年文士摇了摇头,苦笑道:

“我已多次例陈阉人祸害,不仅惹得天子不喜,更是让阉人记恨。若不是何公曾经仗义执言,恐怕如今我已是深陷牢狱之中,又如何敢在雒阳久留。”

他如今与大军同行,自然是为了躲避十常仕迫害,另一方面,也是为其行军出谋划策,毕竟何苗曾经也是帮过他。

当然,等仗打完了,他便会回乡。

何苗亦是苦笑,小声道:

“阉人之害,朝野尽知,不过先生放心,如今我兄长招来许多贤良之士,早晚会在朝堂将阉人除尽!”

青年文士愕然,忽然又放声大笑,直至捧着肚子,眼泪差点都流了出来。

何苗大惑不解,连忙问道:

“元皓先生何故发笑,是否我言语哪里有失?”

青年文士擦了擦眼角,继而摆摆手道:

“不可说,不可说。”

何苗有些急了,立即躬身下拜道:

“还请元皓先生教我,今日之言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决然不会被第三者知晓。”

说完又是指天发誓,颜真意切。

青年文士见状,叹了口气道:

“也罢,反正这官我也不做了,今日我便与何公说几句。何公以为,当今天子可算是昏庸?”

何苗哑然。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