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此事后便亲自率领精兵进行讨伐,最终,陈同被捕遭斩,其余败军统统投降。
大约从1373年开始,随着明朝统治的巩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朱元璋所代表的统治阶级中,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其经济和政治手段压迫剥削广大劳动人民,以致发生了多起人民的反抗斗争。
起义次数也是明显地增多,地区也遍布南方和北方,中原与边疆。
在此时,发生过湖广罗田县王佛儿起义、福建古田县山民起义、房州段文秀起义等多起起义事件。
在这些起义中,有的是因为天灾困苦引起的,有的则是因为贪官污吏所逼引起的,但后者显然更为严重。
当时的山西汾州,因旱灾严重朝廷早已下令免民租,但是本地的一些官僚却仍然进行征赋。
由于这种现象不断地出现,从而激起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对于连续不断地出现农民起义,朱元璋感到有些不耐烦了。
于是,他便借着江西的一桩利用宗教起义事件,大肆议论,说人民有“厌居太平好乱者”。
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政治和谐下,也会出现一些作乱的人,
而他统治下的明朝军队,其作用正是对内镇压犯作乱的人,对外则是防御侵略的。
对统治阶级压迫剥削产生的严重不满,激起了来自社会最底层人民渴望通过反抗斗争得到平等的意愿。
这不仅是广大人民的追求,即使是朱元璋,他从维护明朝长治久安的立场出发,也会予以关注。
朱元璋也看到了官军迫害人民,把群众逼了梁山的事实。
透过不断出现的农民起义,朱元璋看到了贪官污吏是害军害民的罪魁祸首。
不断出现的人民的起义斗争,是受到贪官污吏的压迫与剥削后发生的。
这样,为了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就要与贪官污吏进行长期的斗争。
但是,朱元璋并不会因此就会原谅起义的人民,他仍然坚持着镇压一切反抗的斗争。
统治国家的官吏和保卫安全的军队反成了祸乱之源,这绝非是朱元璋的心愿。
他的理想是要在和平时期保持常规军队,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在面对述形势问题,为了迅速取得和稳定对全国的统治。
他在继续完成对全国的统一事业的同时,也在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
八月十五日,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右副将军冯胜、偏将军汤和、平章杨璨等,统率大军西取山西。
常遇春率军南下取保定、真定,然后自娘子关西进。冯胜、汤和自河南府渡黄河取怀庆,自南向北攻取泽州、潞州。
十一月中旬,元将扩廓帖木儿遵照元主自开平发出的指令,从太原出雁门关,经居庸关进攻北平。
扩廓帖木儿来到怀来后得报太原告急,他又急忙掉头回去支援。当扩廓帖木儿到太原时,部将豁鼻马早已经被明军策反了。
十二月的一天深夜,城内突然多处起火,同时四门洞开,常遇春率部呼啸而进。
扩廓帖木儿在十八名亲兵的护卫下,骑马夺路逃走,常遇春一直追击到忻州方才收兵。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