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死后,李文忠受命统领常军,成为明初的主将之一。
他与徐达、傅友德、沐英共同北征西讨。1370年,李文忠因功绩显著被授予大都督府左都督,并且还被封为曹国公同知军国事。
李文忠于洪武十七年病卒。
冯国用和冯国胜是定远人。有一次,朱元璋率领队伍经过定远县妙山脚下时,恰巧遇到了一队人马。
这支队伍的首领是冯国用和冯国胜两兄弟。他们虽说没有见过朱元璋的面,但对他的为人和才干还是知道的。
所以,他们早就有了投奔他的意思。当他们得知朱元璋的队伍要从这里经过时就事先做好了准备。
朱元璋对冯氏兄弟的队伍是十分敬佩的,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冯氏兄弟有勇有谋,兄长冯国用书生意气,处事颇具儒雅之风。弟弟冯国胜则擅长武技,精通兵法,以多谋略闻名于军中。
在其兄冯国用死后,他沿袭其职为亲军都指挥使,并且位于徐达和常遇春之下,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出征纳哈出。
在元朝统治下,整个社会早已是儒道废弛,人不习文,而冯氏二兄弟却文武兼备,又善兵法,这正是朱元璋需要的人才。
朱元璋和冯氏兄弟谈得很投机,第二天,冯氏兄弟就随朱元璋一起路了。
有了冯氏兄弟的加入,朱元璋愈发觉得将才的重要,他认为队伍需要补充领导人才,以便加强管理。
像冯国用这样言谈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现在真的是太少了。
朱元璋很高兴遇到了冯国用这样的儒生,内心深受触动。冯国用所说的平定天下之道,使朱元璋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他看到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道路,也深刻认识到了读书人的重大作用。
冯氏兄弟归附朱元璋后,很快就得到了他的信任。
此后,朱元璋便开始注意网罗读书人,向他们垂询治道,请他们出谋划策。再说汤和,他与朱元璋是同乡。
早在朱元璋南征定远时,在选定的24人中就有汤和。
后来,汤和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在征讨方国珍、捉拿陈友定等战役中,因屡建功绩而被封为中山侯。
洪武十一年,汤和被封为信国公。洪武十八年,汤和告老还乡。但是不久之后,倭寇纵横于海,朱元璋又请汤和出征。
有一年,朱元璋在农村寻访人才。他来到了徽州,朱元璋听说有个很有学问的高人叫唐仲实,因避乱住在洪门的山里。
军队来到洪门,朱元璋便命令军队驻扎下来,自己和李善长骑着马,往山里去寻找。
到了山庄,唐家大门紧闭着,朱元璋前敲了两下,门开了。朱元璋前作揖,问道:“唐仲实在家吧?”
“哎呀,小婿外出未归,请将军留下姓名,我好转告。”
朱元璋全身披挂戎装未脱,就这样匆匆忙忙赶来,竟然未找到要找的人,他十分懊恼地说:
“真是不巧啊!”白胡子老汉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哈哈,不巧之事天下多,做尽不巧就见巧。你说对不对,将军?”
朱元璋被逗乐了,说:“对。”说完,写了四句诗:夕阳落门遍地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