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了与明朝的通商,然而由于明朝官府对盐、茶、铁的管制严格,又加上商人逐利的特点,从而使得海南走私的出现。
同时海南又是大明朝廷管辖的盲区,加之从大陆运货到海南的关税比之直接出口的关税要低上不少,种种原因的加持下,海南走私业的规模以及商品种类都在不断扩大,并在明朝末年到达巅峰。
关于海南走私贸易的事情宁恪是不清楚的,但经过裴峰说的一些事情,宁恪能感觉出来,海南尤其是海南沿海地区的商业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落后。
“这些佛朗基人、荷兰人他们在哪里比较多,主要是收购什么商品?”宁恪问向裴峰。
“主要就是再琼州府城那边,那里离广东最近海面最窄,交易也最方便。临高县城也有,但人数不多,都是从琼州府那边来的。”裴峰想了想接着道:“商品么,我具体也不清楚,但这些来往商队不少都是经营瓷器、丝绸、茶叶的,想来他们走私的东西也就是这些了。”
“也是,丝绸、瓷器和茶叶这些东西如果不交关税靠走私的话可是暴利啊。”宁恪虽然不了解海南的商业情况,但对于明朝时期的对外贸易还是有所了解的,这个时期的丝绸和瓷器可是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而且不光是现在,直到清朝时丝绸、瓷器都是暴力,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国家眼馋中国出口商品所带来的大量财富。
都说财帛动人心,就算放到国家层面也依旧适用。
听了裴峰的话,宁恪有一点想去琼洲府城看一看了,不知道这些葡萄牙和荷兰的商人会不会英语,会的话也许宁恪就可以直接和他们对话了。毕竟宁恪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公子,公子。”裴峰叫了两声。
宁恪自己在心里盘算着,可是在裴峰三人眼里,此时的宁恪就光从那看着,也不说话,所以裴峰才出声喊了两句。
“啊!没事,我正想事呢。那你继续说,这些来往的商队过路费都是怎么收的?”宁恪回过神来,继续问道。
裴峰狐疑的看了一眼,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这些年来,我们大林村一直都是分为东西两帮,虽然对于外来的商队我们都是一起行动,但两帮就是两帮,所以在威慑力以及行动力上都有所不足,这也就导致了对于一些大型的商队过路费都是人家给多少我们就要多少。”
稍微一停,裴峰拿起桌上的杯子,喝了口水接着说起来:“这也不怪人家,我们东西两帮加起来和人家的护卫差不多,真打起来人家还真不怕。主要是商人都喜欢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再加上我们也是地头蛇,所以他们每次从大林村走都会给过路费。而且人家给的和那些小商队比起来也不算少了。”
“嗯,现在我将大林七村整合了,以后在实力上就不会那么被动了。”宁恪说道。
“确实如此,将七个村子的人马集中到一起,在保护费的多少上,我们就有主动权了。”江兴镛感慨了一句,这些年他也想过整合七个村子,结果连大林村都没能统一,更别说其他了。
“那具体都是如何收费的?”对于这个时代金钱的购买力宁恪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问这些东西也是为了了解这个。
“对于那些一两个人的小贩还有人数少的小商队我们都是按人头收费,每人一百文钱。而那些五六人、十来人的商队我们也是按人头收费,每人二百文钱。最后就是那些大商队,大多都是三四十人,十几辆马车,这种就看人家给多少了,一般来收差不多是两三两银子,虽然按人头算的话不多,可这么多钱也是不少了。”裴峰将以前收过路费的标准给宁恪大体说了一下。
“你们这还是看人下菜碟,还挺不错嘛,我还以为你们就是一刀切,所有人都一样呢。”听着裴峰说收费标准分为好几档,宁恪也知道这样更为合理。
“公子,肯定得看人下菜碟啊!就现在这个收费标准那些个小商贩还有人为了省这一百钱从村外边的林子里走,走小末冈的也有,每年都有死在那里面的。”裴峰解释着说,不是他们不想都一视同仁的收二百钱,而是确实有那不要命的,为了这一百钱都有不少人这么干,要是再加一百那就更多了。
再说这也不光是钱的问题,就算是做坏蛋也讲究因果轮回的,做人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要赶尽杀绝。
听着裴峰的解释宁恪很是感慨,为了一百文钱就就去冒险,宁恪是去过小末冈的,虽说外围并不是特别危险,可是那些商贩显然不可能在太外围走,然而只要往里走,那危险系数就变高了。
“都不容易啊!”宁恪虽然知道这个时代人命不值钱,可是较为直观的感受这还是第一次。莫名其妙的心里有点发堵,这还只是现在,等到清军横扫天下,纵马而来的时候人命只会更加不堪。
“是啊!都不容易。”裴延也感慨道。
自从裴延和江兴镛做了村霸以后,这些年来其实对于村民已经好多了,而且他们也挡下了很多来自官府的压力,不至于然那些贪官污吏太过肆无忌惮。只是这些事情村民们不知道,而且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感恩。
没有人会因为你打的比其他人打的轻就会感谢你,如果有人感谢那只能证明这人已经无药可救了。
房间内陷入了安静,对于整个时代来说不管以后会如何,此时的他们都是小人物,而小人物更容易陷入这种无奈的情绪无法自拔。
宁恪也陷入了这种情绪,他和其他人还不一样,两个世界的差异对他来说,冲击更大,因为他见过美好的世界。
安静延续之中,宁恪开口道:“都想什么呢,裴峰,现在从咱们这走的商队一天有多少?”
裴峰立刻回过了神来:“这几年越来越多了,从今年开始差不多每天都有一两个大商队从这走。小商队和小商贩倒是没多,这些人主要都是本地的,一天也就二三十人。”
“一两个大商队?这么多?”宁恪还以为这大商队不多呢。
“以前没这么多,这几年越来越多了。不过这些大商队大都不在咱这停留,只是从咱这借路而已。”裴峰说道,要是这些商队能在大林村停下,大林村也许还能发展发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