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风鸣院(1 / 1)茶香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里皓清的住所在馨和院右边,同为北面,叫作风鸣院。

这里靠近外面的一片树林,因为风吹树叶,常常发出如波浪般连绵起伏的沙沙声,在静谧中显得悠然而别致,所以便给这个院子命名为“风鸣院”。

晚上散去,百里皓清独自归来,院子里灯火阑珊,安静极了,耳边只有那树林里传来的风声,在黑夜里平添了些许凉意。

院子里没有人,竟是一个丫鬟也没有,所到之处皆只有百里皓清的身影。

这是为何呢?

原来这院子里是有些丫鬟的,但只要日子一久,便会生出事儿来,丫鬟都是些妙龄女子,尤其整日服侍的还是宛若谪仙的百里皓清,普通女子哪能按捺住爱慕的心,于是便引发了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等大大小小的事儿,叫百里皓清十分头疼。

于是,百里皓清索性便撤走了所有的丫鬟,只有送水和送吃食的时候会来人,其余时候整个院子里就只有他一个人,这样也乐得清静。

虽说有些奇怪,堂堂大少爷没有人服侍,但百里皓清并不在意。

每每这个时候,浴桶里的水已经准备好了,百里皓清推门来到屋中,走到屏风后脱下了身上的外衣,挂在衣架上,伸手摸了下浴桶中的水。

凉凉的,这是没有任何温度的水。

他洗澡一贯用的是冷水,因为他坐在浴桶中时会运气养丹,届时体温升高,水会变得很热,如果用的是热水,这会影响他运气。

解除衣物后坐入浴桶中,他合上双眼,静气凝神,双手作势抬于胸前,念心诀,开始运气。

缓缓的,水下便隐隐现出一丝丝的红光,那红光在自百里皓清的丹田处闪烁,刚开始还只是微光,片刻后,那光有了形状,并且越来越清晰,到最后成了一颗圆形的珠子在那里闪烁,这便是百里皓清的内丹。

修行之人必练内丹。

而内丹分为六个阶层,一阶者拥有蓝色内丹,内丹闪烁处于初级,此阶层的人已具备好的根基,寿命可达一百二十岁,还可以引气入体,继续修行,二阶者同样拥有蓝色内丹,但内丹翻转流光,属于高级,寿命可达二百岁。

而拥有绝世根基的三阶者才能有红色内丹,同样光芒闪烁为初级,寿命可达三百岁,而四阶高级者,此时已能容颜不老,寿命延至四百岁,最强的后两个阶层是拥有金色内丹的人,等修炼到金丹为高级,便可身骨不朽,直至大限。

大限来临之时,就是九天玄雷降临之时,彼时渡劫成功便能飞升成仙,而渡劫失败的话,就只能魂飞魄散。

……

此时的水面上升起了热气,在百里皓清的肩膀和脖颈上化作水珠,顺着线条慢慢滑落,他的脸颊也有些汗湿,嘴唇已经由浅色变得红润,使那硬朗的英气中更添一丝柔和的俊美。

养丹完毕后,他放下了双手,呼吸吐纳。

……

更衣之后,百里皓清出了房间,这时候已是深夜,他抬头看孤月悬挂在夜空中,遥远而冷清,接着纵身一跃,飞向了外面的树林里。

深夜至凌晨是吸收灵气的好时段,百里皓清踏行树枝之上,一身白衣带着淡淡荧光,穿行在黑夜和树林中,那如玉的面孔,深邃的星眸,如仙降临,衣衫拂动所过树叶簌簌作响。

落地之后,他便盘腿坐好,引气入体。

直到天际露出第一抹晨光,双眉和睫毛上已经沾染了细细的朝露时,百里皓清才睁开双眼,起身回风鸣院去。

早膳是厨房的阿召端来的,午膳也是他负责,包括昨天夜里洗漱的水,他是当初百里皓清为了避免用丫鬟而特意指定的人。

阿召年纪不大,瘦瘦高高的,脸庞透露着青涩,但是手脚麻利,做事情不含糊,是厨房的好帮手,他原本是个孤儿,因为餐风露宿活得艰难,来到缙云山脚下时饥饿地晕倒在地,才被好心带到山庄做厨房打下手的。

在百里皓清用早膳的时候,他照例去了屏风后面拿换洗的衣服,又将浴桶的水倒了,刷洗干净,走时再收了碗碟与衣服一起带走。

百里皓清则泡了壶热茶,在榻上打坐调息,手边燃着的熏香是特制的,有助于安神和清除杂念。

风鸣院很是素雅,院中最多的便是竹子,除了零星的几簇野花,再无其他,所以一眼望去满是青绿的颜色,屋外一大片地方用嶙峋的山石围起一湾池水,池水清澈,上方有一个凉亭,亭子后是台阶和假山。

左前方那一片的竹子生得非常茂密,正好与右手边的假山凉亭形成天然的屏风,所以风鸣院并没有像霓裳院设置了拱门石墙,从屋子外面的九曲连廊绕过水池,绕过密竹,便是前院。

前院的几间偏房原本是丫鬟的住所,遣散后百里皓清便叫人将其中一件改成了库房,将屋里一些多余的书籍和物件搬了过去,剩余一间只收拾了干净仍做为偏房空置着。

这里可没有霓裳院里的星月楼,那是百里崇元疼爱百里流萤特意建造的,整个山庄也只有两个高楼,另一个便是馨和院的明月楼。

约莫等过了一个时辰后,他停止打坐,等下中殿的每日讲学便开始了,主持讲学的是季渊,所有弟子都会去听,百里皓清也不例外。

缙云派的弟子都是百里崇元和柏石季渊挑选的,根骨好的才能入派,且大多都是年幼并家境贫寒,鲜有富裕人家来修行受苦,更有家中无力养育的,将幼子丢弃在这里,即便孩子没有好的根骨,百里崇元心软也都收下了。

所以门中弟子倒也多,足有四百余人。

为了让大家识字写字,懂礼守德,打好这些弟子们为人处事的基础,季渊坚持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地讲学,而且学识的积累,对于心经的领会更是如虎添翼,德行的修养,则是会造就缙云之人的风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