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引旺没有把打听到的事情给小麦说,闺女已经很难了,没必要再添心事。
紧接着的日子,他也很快就抛开了这个烦忧,因为有更大的烦恼扑面而来——旱情加重了。
收了秋,天气就一直晴空万里,一滴雨水也没有,土地里的水分,很快就被蒸发一空,地面到处都是干裂的大口子,连麦子都种不上。
接下来的晚秋和冬季,一百来天,没有一滴雨,地里抗旱的的水井都干涸了,就算是有水车,也没法抗旱。
林引旺和老银还想着把井往深的挖,他俩试了一下,挖下去一丈,还是没什么水,井再往下挖,就容易塌方,实在危险,两人不得不放弃。
春节来临,村里完全没有节日气氛,这天,虽然大家依然拜年。祝贺,可是,眼神中的悲苦,怎么也掩饰不住,只有不懂事的小孩子,还依然一家一家跑着拜年挣零食吃。
但小孩子也发现,好点的人家,能给点馍豆(饼切小块,加作料炒香),不好的人家,就给一把炒高粱米,还给的特别少。
所有的孩子,都寄希望于碱滩地大院,这家有糖吃。
果然,小麦依然每人发了几颗冰糖,汪氏也给大家发了柿饼和大枣,孩子们高兴坏了,好话不要钱一般地说。
汪氏很高兴,她觉得就是小孩子祝福她三年两抱,她才有了小儿子必成。
初一就这么过去了,十五还没到,就有三三两两的流民来要饭,家境好点的村民,能施舍一点点,穷困的人家,自己都没吃的了,哪里会给流民?
有一口吃的,流民都会千恩万谢。
小麦从后世来,根本看不得这样的场景,每次都心酸的要命,但她却不敢公开赈济,官府不作为,方圆几十里的流民若是被引来,把她搭上,也不够流民吃的。
家里没有个几百上千人的护卫队,就是有粮食,也不敢开粥棚,饿极了的人,哄抢起来怎么办?
普通百姓,这时候都为难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流民也一天天多起来,连林家庄都有人偷偷出去要饭的。
可是,方圆的村子,都没有林家庄去年收成好的,要饭也要不到,那些人家回来,饿得直哭。
小麦家远离村庄,孤零零的,不知道那些事儿,但她家青砖大瓦房,被流民盯上了。
这天,老银来找林引旺:“你快搬回村子吧,在这里不是事儿。”
林引旺摇头:“我能把粮食搬走吗?”
“那怎么办?”
“我已经给族人说了,愿意帮我的,就都快要住过来,对了,你看咱村还有人愿意来不,我管饭。”
“你早说,估计门槛都踢断了,咱村不得已出去要饭的有二十来户人家呢。”
老银在村里招呼了一声,就来了三十几个青壮,他们来帮忙的唯一条件,就是给一口吃的。
所有的人,都将条件降到最低,就是让自己和家人,每天能有两碗稀粥吊命。
林引旺一口答应了。
家里没有那么多的房舍,大家就在晒麦子的场院上,用席子搭起棚子,席地而睡,地面上铺上厚厚的一层麦秸,再加上天气也转暖,倒也不冷。
让人感动的,就是林泽旺林新旺等几个人,害怕林引旺的粮食不够吃,把家里的红薯挑了几担来。
去年,村里跟着种红薯的,都受益不浅,少的都收了几百家,多的几家,更是收了好几千斤,冬天里,加点高粱米,稠稠炖一锅,再配点咸菜、酸菜,就能填饱肚子。
若是连咸菜酸菜都没有,炖的时候,最好放点盐,不然,红薯吃多了容易胃酸。
因为红薯不像麦子、高粱,晒干了储存一年没问题,因此,林泽旺等几家,收了几千斤红薯的人家,还卖了很多。
灾年,能入口的东西,都特别贵,以前,一两银子能买二百斤麦子,眼下,只能买十斤红薯。林泽旺和林新旺,趁机用红薯换来几亩地呢。
小麦也早就预料到有这一天,粮食和钱财都挖了地窖藏起来,外面放的也就两三千斤粮食,另外就是两窖红薯。
钱财动人心,露富要不得。
每天的食物很简单,上午是红薯稀饭配酸菜或者咸菜,下午是晒的菜干加上高粱米炖得烂烂的,然后,放一碗鱼干粉,或者蚕蛹粉调味。
还别说这些在家连谷糠麸皮都吃不上的人了,就是其他村民,平时也吃不上这个味道。
好歹都是高蛋白,也含有不少的油脂,滋味鲜美着呢。
除了管饭,林引旺还每人发了三十斤红薯,十五斤高粱米,外加两斤添了盐的蚕蛹粉。
有些家里有粮食的,拿到酬劳,也就是嘴上说声谢谢,那些家里已经断顿的,都给林引旺跪下了,虽然粮食不多,但也能救他一家人的命啊。
大家都没想到林引旺会这么大方,一个个感激地不行,每天换班巡视,特别卖力。
外墙里面用木头搭了架子,可以上去趴墙头往外看。
外面的流民看到里面有几十个大男人,还有弓箭,也有些怕,但饥饿太折磨人了,他们还是希望能得到些什么。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