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珪媚学的很认真,她从来不抗拒武力。
李元喆为什么让她学习射击她也清楚,世家在运河上虽然没有得逞,但也说明世家人在一些时候是没有底线的,能增强自己的安全的措施杨珪媚都不会拒绝。
世家人可能不敢拿李元喆怎么样,毕竟他的威慑力还在,没人敢保证直接对他出手能奏效,可杨珪媚就不同了,她只是个普通人,要是有人处心积虑的向她出手的话,后果难料。
李元喆不想自己的家人出现危险,所以从回到长安的时候就在暗中训练强力的安保队伍,没有搞定世家人之前,他不准备让自己的几个孩子和妃子回长安,为的就是不给世家人威胁自己的机会。
李元喆用了半天的时间来教老婆使用热武器,不只是手枪,还有步枪,手榴弹和榴弹的使用方法也悉数交给了她,之后便是让她带着十二个贴身宫女太监在靶场一起练习,李元喆不指望他们能成为神射手,只希望杨珪媚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可以保护她的安全。
曹曼一共给李元喆提供了一千五百支曼利夏式步枪和一百五支柯尔特转轮手枪,此外还有五十支枪口榴弹发射器,足够他装备一个团了,但他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找不到足够数量的合格士兵。
大唐的十六卫虽然强悍,可终究是习惯了冷兵器作战,绝大部分的士兵拥有着不错的战斗素养,可唯独缺少基础的知识!
士兵有没有文化在冷兵器战场上并不重要,只要跟着指挥官的脚步走就可以了。
使用热兵器的部队则不然,要求士兵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否则很难发挥出战斗力。
当然,不识字的士兵扛枪打仗也没问题,只不过李元喆从一开始的计划就不是建立一支单纯的火器部队,而是要培养一批初级军官出来,好方便以后组建大规模的火器部队。
军官的要求和普通士兵不一样,不只需要识字,还要懂得至少初中水平的数学、化学和物理知识。
大唐有这样的人吗?
或许有,但绝对没有几个,最终的解决方法还是要从头培养。
这是一个大工程,李元喆计划在自己的书院里挑选合适的苗子来亲自培养。
时间过得很快,正月十五一过,整个大唐好像突然从冬眠中醒来了。
朝廷各部门全面复工,田野间出现了农人辛劳的身影。
年后的第一次上朝会没有了皇帝的身影,但热闹程度堪比元日大朝会。
司农寺迫不及待的在朝堂上展示了曲辕犁和耧车的性能,赢得了一致的好评,司农寺和将作监请求太上皇将将作监打制好的五千具曲辕犁和一千台耧车分发关中和河南道。
李元喆说过要把这些农具免费发放下去,但是李渊深知人心的险恶,免费发放给关中和河南道会引起其他地方的不满,导致一些不好的事情出现,所以他下旨,让民部把这些曲辕犁和耧车平均分发到各道州府,再由州府请匠人打造更多,优先供给在籍府兵使用,并把打造的图纸分发到各县,所有人都可以到县衙无常求取打造之法,农户若想要使用成品的曲辕犁和耧车也可以,只需要在今年多交一人半年的庸调。
李渊找民部的吏员做了测算,农户使用曲辕犁和耧车多开出来的地的产出足以支付这项额外的支出。
李渊这一手就要比李元喆的白送高明多了,看似是有偿使用,实际却是勾起了农户的好奇心,更有利于两样农具的推广。
农户是很保守的,官府直接发放农具在农户看来更像是朝廷在变相的多征收赋税,农户肯定会有逆反心理,但只把新式农具免费给府兵之家使用却是一种朝廷给府兵的恩典,农户不会把恩典当做坏事,自然地就会关注新农具的使用效果,等他们发现新式农具的好处,不用官府花力气推广,农户就会自行打造,推广新农具的事情就能顺利的推行下去。
这就是所谓的榜样的力量。
不让百姓看到实惠,官府说的天花乱坠也没用。
李元喆不得不佩服老头子的手段,先比之下他还是太嫩了,对人性的把握还差很多火候。
当日的朝会将要结束时,北方来的红翎信使快马入长安,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生怕是边关再起战事,大唐现在可还没缓过来呢,再起大战可正要砸锅卖铁当裤子了。
好在此次信使带来的是好消息。
苏定方和段长德所部先攻朔方,趁着大雪绕到梁师都背后,与李世民前后夹击,经过二十多天的大小上百次战斗,朔方城破,梁洛仁率军投降,梁师都在逃跑的路上被席君买挖的陷阱给活埋了,收拾完梁师都,李世民接管了朔方,苏定方与段长德继续向北挺进,在草原深处追上了狼狈逃命的萧太后和杨政道,至此,大唐最后两个割据势力被彻底消灭。
此番不但平定了大唐最后的小山头,还找到了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
李渊高兴坏了,梁师都、萧太后和杨政道怎么样了他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红翎信使有没有把传国玉玺带回来。
当传国玉玺出现在李渊手里的时候,朝堂沸腾了。
李渊笑道:“等了十年,终于等到了!”
文武百官同样是很高兴,有了传国玉玺,大唐就补齐了最后一块缺失的东西——正朔!
传国玉玺自汉代开始便被视为华夏正统传承的重要标志,虽然李渊从隋恭帝手里得到了禅让,在法理上确定了大唐立国的正确性,但没有传国玉玺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如今传国玉玺归唐,没有人能再质疑大唐的合法性,也没有人能再说他李渊得国不正,更不会有人说他是窃取了皇帝位,想想就人人舒心。
这些大臣也有类似的想法,谁都不想给反贼打工不是?
李元喆听说传国玉玺找回来了,特意跑回宫里来看热闹。
后世时传国玉玺已经不见了踪影,他倒是很好奇传说中的和氏璧长什么样子。
结果他有些失望。
后世赋予和氏璧的种种传说退去之后,和氏璧就是一块精美的玉石大印。
或许和氏璧存在于人们传颂的故事和传说中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