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三件仿制品(2 / 2)月下十二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工匠利用红色部分雕成大龙的头部和小龙,白色部分雕成大龙的龙身,构思非常巧妙,虽然这是一件仿制品,其雕工可谓精湛。

【物品】:铁拐李玉佩

【尺寸】:高5.8厘米

【工艺&材质】:玉雕

【年代】:当代

【简介】:此件铁拐李玉佩的造型完全仿造与一件清代的铁拐李玉佩。

铁拐李(即李铁拐)是传说八仙中资格最老的神仙,在华夏民间影响很大,同时也是道教所尊崇的对象。

在八仙中,有好几位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但李铁拐却例外。正是由于他是一位传说人物,所以关于他的姓氏、籍贯和生活时代有各种说法。

他主要在医药方面有很大影响,传说他背上的葫芦里存放着神奇的丹药,所以从事膏药行业的人都把他看作自己的祖师。

看完左右两侧50件的展览品,苏尘和叶婉晴来到中央区域。

叶婉晴看了看五件展览品,轻叹一声,五件她只认得出一件。

五件展览品分别为【透雕龙纹玉带扣】、【金蝉玉叶】、【苏武牧羊玉牌】、【金蛙嵌玛瑙银簪】以及【镂雕孔雀纹帽顶】。

除此之外,【透雕龙纹玉带扣】、【金蝉玉叶】、【苏武牧羊玉牌】、【金蛙嵌玛瑙银簪】四件是明朝时期的物品。

而【镂雕孔雀纹帽顶】就更厉害了,是件元朝时期的物品,因此摆放在最中心的展览柜上。

【物品】:金蛙嵌玛瑙银簪

【尺寸】:长10厘米

【工艺&材质】:金镶玉

【年代】:明代

【简介】:玛瑙作为玉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开采历史还是使用习惯,与其它玉器几乎是同步的。

华夏先民在长期劳作中发现了玛瑙的美,在原始美感的驱使下将其制作成了装饰物,佩戴于身。

这件簪子的簪首均呈椭圆形,由金片打成底盘,包着荷叶状的白色玛瑙,荷叶上蹬一金蛙,金蛙内部是空的。簪杆银质,呈扁平状,一头攒尖,银杆焊在簪首的背部。发簪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生动传神,尤其是金蛙栩栩如生,仿佛紧盯着猎物,下一刻就要捕食。

华夏人对玛瑙艺术的品评标准和赏玩方式,在明代得到了完全确认;到了明代的中晚期,作为治玉中心的苏州兴起了“以小见长”和侧重“性灵趣味”的文人化赏玩风尚,这种风尚对往后数百年的华夏艺术形态产生了极为深渊的影响。

【物品】:金蝉玉叶

【尺寸】:长5.2厘米

【工艺&材质】:金镶玉

【年代】:明代

【简介】:从汉代开始,人们以蝉的羽化来比喻人能重生,玉蝉因此成为常见的丧葬用品。

比如死者口中的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另外,也可将玉蝉佩戴在身上,表示高洁。所以它既是生人的配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1954年,在华夏苏州五峰山,明弘治年间进士张安晚的家族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这件玉叶金蝉,出土位置在墓主人的头部,旁边还有银笄二件、金银嵌宝石插花四件,证明这件物品是贵族女子的发簪。

【物品】:透雕龙纹玉带扣

【尺寸】:长9.6厘米

【工艺&材质】:玉雕

【年代】:明

【简介】:这件精美的带扣出自著名的梁庄王墓,梁庄王是宣德皇帝的胞弟朱瞻垍。该墓出土金器、玉器、瓷器等5300余件,是华夏已发掘明代亲王墓中等级最高的一座,随葬物品的丰富与精美程度仅次于明十三陵中的定陵。

其中金、银、玉器和珠饰宝石有4800余件。粗略计算,这些珍宝所使用的金量达到16公斤,用银量达到13公斤,用玉量达到14公斤,出土的宝石700多颗,它们保存完好,灿灿生辉,可谓金玉满堂,珠光宝气。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