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 东伦敦(1 / 2)忧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伦敦,又名东尾,位于泰晤士河北岸,从伦敦城东端的奥德门,一直延伸到利河。

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因为滨临河岸,产品和原料运输便利,以金丝雀码头为起点,几十年间,飞快地从名不见经传的农村,转变成伦敦城的工业中心。

服装、制鞋、家具、印刷、卷烟、食品……工厂林立。

生产出的商品,通过泰晤士河这条大动脉,被一艘艘货船运至仓库,又分派到街头小巷的店铺,最后贩卖给伦敦城的每个个体。

对劳动力的需求,让东伦敦的人口,像剧烈晃动后喷出的啤酒一样暴涨,不仅当地农民洗脚上田,进厂打工,外国劳工也涌到这里谋生。

爱尔兰人,犹太人,孟加拉人,以及其他一些数量较少的种族。

什么人都有,形形色色,文化混杂,黑帮林立。

工厂多,人口多,烧的煤就多,还是下风区,排出的烟尘碰上雾气,可以积聚数月不散。

境况尚可的人,都会选择搬出这个令人折寿的地方。

少数富人搬走,更多的穷人涌进来。

变得更加拥挤。

有别于威斯敏斯特的清洁有序、繁华似锦,这里的街道狭窄逼仄,房屋稠密得如同激起的鸡皮疙瘩。

然而房屋根本不够,少则三四个人,多则八九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想想,就觉得无法呼吸。

根据《1891年公共卫生法》的规定,每个人至少都该享有四百立方英尺的生活空间。

四百立方英尺,约等于0.4立方米,仅仅是立锥之地。

但若真按该标准严格执行,伦敦立刻会有九十万人接到强制迁离的通知,流落街头,直到多出五十万个房间,能让他们入住之后,才没有违法之虞。

如此一来,就使得这里的官员和警察,想要难为某个人变得十分容易。

因此勾结黑帮,分保护费的事情,就屡见不鲜。

闻着空气中的异味,每次来东伦敦,都让陈墨更为清醒。

这里的惨景,总提醒他何为谷底,何为堕落,何为深渊,又为何要谨慎行事。

马车沿着连绵数英里的、脏兮兮的砖墙,穿过一条条争吵不休的、破旧的街道,最终抵达哥伦比亚街。

这里是东区为数不多的、还算不错的地方。

周日是花市,平日则经营一些小店,咖啡店、小饭店又或者便利店之类,时不时有警察巡逻,因此治安也还可以。

当然,不能与西区相提并论,但和东区的其他街道放在一起,就显得很棒了。

陈墨走下马车,尽管他选了一套尽可能旧的夹克和裤子,但仍与这片区域所体现的整体氛围格格不入。

自然也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不一会儿,他身边就跟了不少图谋不轨的人。

一个戴着报童帽的男孩跑到陈墨身边,举起手中的报纸,问道:“先生,买一份吧。”

《每日电讯报》,号称“最大,最好,全世界最便宜的报纸”,只要两便士,以时效性著称。

陈墨一眼瞥到报纸头条上,某位大魔术师的名字,大致意思是美国魔术师再创奇迹。

“来一份。”他说道。

而趁报童吸引陈墨注意力的机会,另一个小孩从陈墨身边走过。

陈墨屈指一弹,拨动小孩手腕上的麻筋,钱包落回衣袋。

小孩知道失败,正准备跑,又或者挨一顿揍,却见陈墨摸出四枚便士。

他把钱给报童,说道:“你们分吧。”

便放两人离开。

如此,既显示出不好惹,又表达一定程度的善意,找麻烦的也就少些。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条街上有警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