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的问题解决了,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瓦很薄,又是弧形,想要制作出制瓦的机器,现在的条件做不到。
那要求的制造工艺太高。
叶青的金手指是很给力,但没有相关的加工工具,他徒手也搓不出来足够精度的零件。
退而求其次,他将制瓦流程中的和泥这一个步骤用机器解决。
于是,又一座水车被竖了起来,又一条泄水闸道投入使用。
这架水车,带动的是搅拌机,专门用来和泥。
这便大大节省了人力。
而瓦的制作上,没法搞祭祀额制作,便只能增加人手。
不过,叶青也对原先的制瓦方法进行了改良。
原先制瓦,需要一些制陶的经验,需要技术熟练度。
这不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毕竟任何时候,熟练工人,总是稀缺的。
他将制陶的那一套模式用在制瓦上。
改良简单的很。
只需将原先的陶器模具换成瓦的模具就行,手动冲压装置依然采用原先的设计就行。
将固定量的泥,放进模具,抓住冲压装置的手柄,往下一压,简单刮削一下多余的泥,一片瓦就制成了。
这种制作方法的好处是,不要求族人拥有熟练的技术,随便一个人,便能上手。
并且。
制出的瓦,质量一致。
但接下来,存放又有问题。
瓦的制作是大批量的,而瓦在太阳底下暴晒,容易裂开和变形,所以只能阴干。
这需要足够庞大的遮阳空间。
为此,又搭建了一大片棚子,专门用来放置湿瓦胚。
如果湿瓦胚放在地面上阴干,一片片平铺过去,那需要的棚子面积就太大了
玩不起!
因此,叶青在棚子了摆放了大量的架子,就像超市的货架似的。
平面不够,那就立体存放。
这种制瓦方法,制出的瓦是单片的,没办法立起来,平放又会变形。
该怎么存放呢?
简单!
叶青将烧制好的成瓦,一片片摆放在架子上,然后将制造出来的湿瓦胚摆放在成瓦上。
成瓦便是定型模具。
如此,制瓦问题算是解决。
走在砖瓦厂的空地上,看着这片刚刚建立起来,规模还很小的工场,叶青心里展开了无限遐想。
这里是动力之源,是以后的工业区。
现在是制砖场,制瓦场,以后还会有锯木厂,磨坊,粉碎厂甚至纺织厂!
他准备将现在的水运工具进行升级。
独木舟,竹筏,速度还是太慢了,运载的效率也太低。
他准备大量造船。
而造船,需要大量的木板。
人口太少,他只能尽最大可能提高族人的劳动效率。
水力锯木厂,便是目前能做到的极限了。
纺织方面,现在部落使用的是手摇纺纱机,有了水力动力,叶青的野心一下子膨胀了
他准备搞出珍妮纺纱机来。
布,在任何时代都是必需品。
在这个原始时代,更是高价值的奢侈品。
那些衣不蔽体,围着兽皮的,全都是等着他去开发的客户啊。
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他激动起来,有了大量的布,他可以换回来无数的资源,促进部落更快地飞速发展。
粉碎厂也是同样,铜矿粉的粉碎,虽然使用了脚踏碓,已经进步不少,但依然是占用了很多的劳力。
有了粉碎厂,效率无疑会再次提高。
解决了粉碎的问题,他甚至还想着条件足够的时候,搞搞水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