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每天都很忙碌,因为要筹备扬帆出海的各种物质、人员配置、钱粮等;
虽然忙碌,但郑和很快乐,很兴奋;
因为郑和对此次扬帆出海,充满无比的期待;
郑和相信此次扬帆出海,一定能收获满满,甚至超过以往几次出海的收获总和;
因为此次扬帆出海,皇太孙朱瞻基不仅从物质、钱粮、人员装备配置、武器装备配置等等,全方面给予帮助;
尤其是武器装备配置,绝对杠杠滴;
射程为2000米的火炮,五十台,炮弹充足;
射程为3000米狙击枪,十支,同时配置五名狙击手,子弹充足;
瞬间连发火枪1000支,同时配置500人火枪手;
不论是狙击手,还是火枪手,都是朱瞻基让明憨憨训练出来的,个个都是精英,个个都是忠勇之辈;
有了这些配置,郑和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在海,或者异国大陆,横行无阻;
朱瞻基还有一句话,郑和很认同:
待我以礼,还之以礼,待我刀兵,还之刀兵!
……
奉天殿,朱棣满脸笑容,一看就知道此时永乐帝心情很好;
因为浙江都司传来捷报:
不久前,倭寇三千余人进范浙江昌国卫爵溪千户所,被守军击退,倭走楚门千户所。
备倭指挥佥事周荣率兵追击,倭寇大败,被杀及溺者难以数计。
浙江都司将所缴获军械俱交京师。
听闻如此捷报,朱棣自然很欣慰。
新年新气象,新年伊始,就有如此捷报,绝对是一个好兆头。
大明与日本在地理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历史有过漫长的蜜月期,如汉唐。
也有过水火不容的时候,最典型的莫过于元朝时忽必烈的两征日本,其声势浩大,规模可谓空前。
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明初建国的时候,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也有过进攻日本的打算。
早在朱元璋统治的洪武时期,倭寇就长期在大明东南沿海地区骚扰。
据统计,洪武年间有记载的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洪武十四年之前,平均每年超过两次。
倭寇之患,严重侵害了东南沿海平民的生命和财产。
纵观洪武一朝,始终未能解决倭寇之患;
永乐时期,虽然倭国官方表面对永乐帝俯首称臣,时时朝贡,但暗地里依旧支持倭寇侵扰大明东南沿海,抢夺财物;
由于倭寇行踪飘忽不定,神出鬼没,很难被一举荡平,所以强如朱棣,依旧那倭寇没办法。
如今,备倭指挥佥事周荣竟然以一己之力,干翻了三千多倭寇,绝对是大明开国以来,对倭寇的一次重大胜利;
叫朱棣如何不开心!
朱瞻基看着朱棣兴高采烈的样子,心说,皇啊,要是让您知道,“倭患”一直贯穿了整个大明王朝。
要是让您知道后世关于倭国和华夏之间的恩怨情仇,比如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
您还会如今日这般,只因为歼灭了一小股倭寇,就沾沾自喜么?
你没有彻底认清倭国人的本性,他们就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以德报怨,贪婪凶残,欺软怕硬;
“陛下,不如借着此次抗倭大捷之威风,派遣使者前往倭国,再次向其确认我大明天朝国的威严不容侵犯,我天朝国,对敌人雷霆手段,对朋友和为贵;
让小小倭国,继续俯首称臣,年年岁岁朝贡,同时彻底清缴倭寇;”
朱瞻基提议道。
“太孙之言,众卿觉得如何?”
朱棣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让满朝文武,发表看法。
“臣以为太孙所言甚是,新年伊始,有此大捷,足能彰显我大明是天朝邦,得天眷顾,派使者携带天威,前往倭国,必定能让其心悦诚服,甘愿朝贡!”
杨士奇说道。
“臣也觉得太孙之言,甚至!”
“臣,附议!”
……
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赞同朱瞻基的观点。
“那好,大家再商议一下,派谁去倭国?”
朱棣微笑着问道。
这个问题一出,很多人沉默了。
不是不想推荐,而是一时间实在想不出合适的人选,甚至很多人不愿意领这个差事;
为何?
因为倭国人向来凶残,野蛮无礼,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
洪武帝时期,派过几波使臣去倭国,居然被人家直接砍杀;
所以,对于这种脑袋挂在裤腰带的危险差事,很多人,都是本着能躲多远,就躲多远的心里,看热闹就行,哪里敢往前凑。
武将们,倒是有很多人想跃跃欲试,但他们自家人知自家事,论骑马在战场厮杀,他们在行,
可是要论动嘴皮子,唇枪舌剑的谈判,靠着语言的艺术,征服被人,他们和这帮读书人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
所以,武将们不变态,是不想给朱棣添乱;
朱瞻基看到所有人都不发言,微微一笑,躬身对朱棣说:
“皇,臣斗胆,毛遂自荐,想担任使臣,出使倭国。”
“你想去倭国?”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