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和王小俊看了秀容县后,楼烦郡县是走周了,一路来,百姓赤足种地,秋种算是不错,还是铁的质量差,百姓很辛苦,一双双血手让杨侑很羞愧,早点打农具多好,仅仅走了楼烦一郡,回到太原时,已经出去了二十余日。
吃晚饭时才见到众人,“韦成已经找到铁山和石炭,来了好几个才子,郡府安排在官驿。”,韦氏说到。
翌日吃过早膳,刘氏在帮整理服饰时,“小坏蛋,昨晚跑哪去了。”
杨侑心里想,不习惯一个人睡,“姨娘不知道啊,一直是跟妈妈睡的啊,不然睡不着。”
刘氏:“真不知羞,还是个孩子。”
杨侑嘿嘿笑着,对方就穿着睡衣,被伺候穿衣洗漱,到现在还是不习惯。
来到郡府,看到李靖留下的信,找到两个将领,一个叫苏烈,看到这个名字,杨侑还想不起来是谁,看到字叫定方时,原来是苏定方,李唐的又一位能统帅三军之人,受自己的影响,两人还能相遇共同从军,师徒关系是天定的吧,另一个叫尉迟融,尉迟敬德,绝世猛将,贴过门画的不可能不认识,看来名可以不认识,还得记字。
名册中没有年龄,两位应该都不大,杨侑想着,王郡丞走了进来,“殿下,今年秋赋民部折算的,全部留在郡里,这是账目。”
杨侑看着,名项名目列的清清楚楚,民部也够可以的,这是盯着郡,粮有数万旦,钱有数万贯,太原可是郡,感觉怎么这么少,“仓库能存好吗?”
王郡丞:“差不多都存满了,各县也一样,本来是打算在县里装车,直接送到民部的,后来留了下来,就直接存在县里,这些是郡里的,县里的过几天会一一报来。”
杨侑:“那就好,去看看才子。”
两人来到官驿,见到七人,杨侑觉得还不错,本来就只打算选三四个留下,主要是想看看运气,有没有历史的名臣来。
王郡丞:“太守,有十一位,不知道那四位去哪了。”
杨侑:“没事,等回来让他们来郡府,各位大才,去郡府看看。”
郡府为每人准备了笔墨纸,“我这个太守就是来做事,又不会,只能找会的,所以啊,大家都写下自己的想法,或数言、或是成篇都行,主要就是在如今朝政的前提下,如何能让太原、楼烦、雁门、马邑、定襄五郡的百姓不断了隔日粮,哪怕是喝稠粥也行,谁能做到让百姓吃饱穿暖,那本王可以亲自带着去见陛下。”。
杨侑又说到,“我是做臣子的,不是三省六部,也不是谏官,就不妄议朝政,我们要做的是在朝政下尽量让百姓吃饱。”
说完看起了七人的名册,都是没有印象的,只能等着看他们的答题,边处理着各项事宜,边等着,午时,另外四位才子来到,还是同样的章程,看完四人的名册,还是没认识的。
杨侑感觉头大,要的是能谋划和决断之人,如果是要办事的,还不如用如今郡里的,稳定压倒一切,谋划最多就是数言的事,不用着长篇大论。
杨侑看着郡里钱粮的统计,真是头大,如今是从到下行文,确实是有很多不便之处,只能是一字字表达,杨侑也管不了那么多,为了方便,把表格划出来,“郡丞大人,你看这个总表,能不能像这样左右行文,每个县的做个统计,从官户、土地、纳粮等这样列好,我们一眼就能看清,一县从左到右一行或数行,多则一页就能解决。”
王郡丞看着表格,“确实是很方便,那我让他们从新弄,以后就省事多了,以前看这个真是的头大,所有县也让他们这样弄。”
杨侑:“那好,也算是清理一遍。”
相比下行文,左右行文确实是更方便一些,特别是在做各种统计时,有很大的好处,杨侑在秦岭苦学时拿出来的标点和0到9的数字,已经在全天下使用。
看完十一人的答题,杨侑没什么兴趣,没有能谋划之人,“王大人觉得怎么样?”。
王郡丞:“这八位妄议朝政的还是算了,为人臣,忠君之心还是要有的,另外这两人我看可用,前任太守带走了主簿等,也需要补充进来,最后这一个连笔墨都不熟。”
杨侑:“那就依王大人之言,不过先试用,这段时期俸禄能养活他们自己就行,看看有没有能力,真觉得可用再给官职。”
王郡丞:“两位皆不是晋城人,就让他们住官驿,殿下要找大才,听说西河、还有河东那边还是有的。”
经这么提醒,杨侑想到,也确实该去看看老师王通,这些年一直没时间,“那我就出去趟,郡里的事就多劳烦郡丞了,在太守府外大门处弄个匿名信箱,到时候锁这些我来弄。”
王郡丞:“这是下官该做的。”
回到府时,看着府院大门,连府名都没有,吃饭的时候,“妈妈,姨娘,做个牌柄,把太守府三个字挂,再弄个匿名信箱在大门外,让任何人都可以投信。”,杨侑说到。
韦氏:“那我让他们做好,要出去吗?”
杨侑:“没找到有用的人,我也该去看看王通老师。”
晚沐浴时,“姐姐,我也是老睡不着啊,让侑儿跟我睡吧!”,刘氏说到,杨侑这是很好奇的看着她,一直都是她俩给杨侑沐浴,连春香都没有,睡一个房间也没什么。
韦氏:“侑儿又不是睡神,不过在他身边,不冷不热,他可是鸡鸣就起,你要不怕,就来吧!”
原以为是一起睡,到了睡觉时,三人睡的是正院的不同房间,心里哼哼鄙视着,觉得自己很无耻,不过子跟姨娘同住一个院落,在士大夫的礼制中,同院分房而卧,也是违礼制的,韦氏对自己是有些放任和腻爱,可刘氏呢?因为自己还没满双八吗?想也想不通,杨侑觉得自己在生活中的一切言行,都显得跟时宜不同,就包括想法也一样,也不知道何时才能适应,跟王小俊慢慢走过西河郡、临汾郡和绛郡,来到龙门镇,王小俊随便问了一老农,“来找王教授求学的吧,老汉带你们去。”,看来王通真有名。
杨侑:“老伯,秋种都种下了吗?”
老农:“这两年,县老爷那里,种子是借一还一,生活虽然是难了些,不过春天的种子和秋天的种子都有,咱庄稼之人,有种子拼了命都能种好。”
农民就是这么实在,土地和种子就是命根子,这两年从关中、洛阳和太原,这些地方难道是靠借一还一的朝政,给这些地方保持着最后的安稳吗?如果真是这样,起到当初没想到的结果,那这就是所谓的意外之喜。
顺着老农指的方向,“那就是王教授的家。”
“老伯,生活会好起来的。”,除了安慰的话,其它的也说不出什么来,来到府院门口,也没人在,直接进了大门,很简单的四合式府院,只是比较大,住四五十人没问题,“侑弟弟,你可算是来了。”
杨侑:“谁让你不去看我,好意思说啊!”
王之哈哈笑了起来,小声说到,“老头子正跟几个人在瞎扯扯,整天瞎扯扯,真不知道哪来这么大的精力。”
这小子没看到门口的王通,杨侑戏笑的看着他,说完才发现不对,“那个,父亲,我去吩咐杀鸡给侑弟弟吃。”,说完就跑了。
师徒二人没一个人是客气的,已经随便惯了,几年未见也一样,“怎么样,太守之事不好做吧!”,王通说到。
杨侑:“还是老师你了解我,想找人帮忙,有十多个,没一个合适的,这才来向老师你求救来了。”
王通:“就一郡啊,处理事的人不难吧!”
杨侑把情况说了下,“就是想找能谋划的,顺便帮我把太守的事做了,老师你知道我很懒的。”
王通:“借一还一也是你小子提出来的吧,要是其它人,估计会慢慢降,不会这样一步到底,效果是很好的,虽然赋税很重,百姓总还有点盼头,人的话杜淹你侄子,应该不错,还有西河也有一个,能出谋划策的,至于去不去,这个就由不得为师了。”
杜淹:“我去信给他,看看他的想法。”
姓杜的,不会是杜如晦吧,杨侑这么想,可结果还不太敢奢望,“还有件事啊,老师你这么喜欢育人,我想在军中,让士卒们都能识字,有兴趣吗?当然,你去当太守才是最好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