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没啥大用的科举(1 / 2)青烟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光年说道科举的时候,就是要开始给自己找话题性了。

“作为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壮举,直接将自己放在了史书之中,哪怕是到了现在,也有很多从众将吸取的地方。

但是这玩意到底有多大用处?

说实话,其实这玩意在古代是真的有用,但是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用处。

科举,说白了就是给那些普通老百姓家中的子弟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罢了。

不要觉得在古代读书很难,这个其实并不是那么的难,因为皇帝不是傻子。

就算有,也不是各个都是傻子。

皇帝是不会太放心自己的叔伯兄弟的,同样他们也不会完全的信任那些世家豪强,否则也不会有什么帝王术了。

说到底,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是什么,都不能让他们一家独大。

一家独大出现之后,大家都不好混,所以太学和皇家图书馆这种东西的出现,并不只是两栋建筑那么简单。

这也是一个信号。

但,哪怕是有了这个信号之后,普通老百姓还是很难读书。

其原因有三。

其一,得活下去。

这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什么苛捐杂税,这天灾人祸,活下去都不容易,这更何况是还要读书?

其二,读什么书?

在纸张和印刷术彻底改良之前,这书简可是好东西。

蔡邕曾经送给了王粲书万卷,直接就入了史书了。

其三,谁来教导?

读书不是闭门造车,当年就是为了让普通老百姓读书,在某个时代,我们诸多学者都提出来了要废除汉字,直接改用洋文,因为好学。

所以认字,会写字,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文盲率是一个居高不下的事情。

但是,读书真的很难么?

其实不然。

在每个时代都有读书的不同的途径和办法。

比如在隋之前,其中秦国之前就不用多说了,这就是诸子巡游,能不能读书看运气。

在秦之后,尤其是汉之四百年,因为大部分时间内部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在安稳的环境之下就会形成宗族制度。

这个宗族制度可不仅仅是所谓的某个家族然后一群家人怎么样怎么样的。

所谓的宗族聚集其实在现在也能够看到。

现在很多的村子里,你会发现这里面会出现一半甚至一大半的人都是一个姓,他们之间其实已经找不到什么血缘关系了。

但是仍然是这个叫做婶子,那个叫做叔伯的。

在大概八十年代左右,那个时候一个村子里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啊。

如果说这个孩子家里十分的不容易,那么就会看到一个现在看来十分神奇的现象。

三四张桌子,一个桌子上就是三四个菜,基本上就是水煮花生米这一类的素材,最后来一碗炖鸡肉。…

然后一桌上放两瓶散篓子,没有茶水饮料。

坐满人之后一个年长的人就会端酒碗,直接要钱!

没有借不借的这个说法,就是一人最少多少钱,钱少的三五百,钱多的万儿八千的。

如果是男孩子出来敬酒,女孩子可能还会磕头。

这个钱,就是这个孩子几年的学费生活费。

之后孩子走出来了之后,也会回报这个村子的人。

这就是距离咱们最近的宗族制度,这个在古代也是如此。

宗族制度不仅仅是在城池里面,他们广泛的生活在乡村之中,而这一点在学习上也很重要。

私塾,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

在古代这个私学是有区分的。

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教馆或坐馆,这第二就是地方乡村和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

当然还有第三,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

虽然这个划分是已经是封建王朝后期了,但是这个模式可以说很早就有了。

这人啊,终归是人,他不是史书上的文字和系统里面的程序np,他们也是和现在的人一样,想要自己过得更好。

他们或许不在乎什么士农工商,但是他们在乎的是,饿不死,吃饱饭,有妻儿,得田地,有尊严走仕途。

他们一步一步的想要走上去,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识字,这本身就是个很稀有也很重要的技能之一。

而且,举荐制度之下,除了大家族的子弟之外,普通人如同想要穿过重重阻碍去得到这个机会。

那么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加困难无数倍的努力,而学识就是入门。

而在隋唐之后,这科举就已经慢慢的出现了,不过在隋唐时间,因为门阀的存在,加上科举制度的及其不完善,以及书籍的不普遍。

当然,这个不普遍也不是说没有,毕竟就算没有活字印刷,那么一些常见书籍还是可以做雕版印刷的。

中间还有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导致了这个阶级等级更加的严重了很多。

所以这个现象其实和汉朝相差不大,甚至针对于普通老百姓这里,说实话可能还真的不如汉朝察举制的时候。

直到宋将印刷术彻底的做出了一次改变,将书籍变成了一个不是那么难得的东西。

私学制度也就彻底的生成了。

这乡村里面的私塾也开始出现,那些落第秀才或老童生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也得想办法活下去的。

这学生们也是没那么谨慎,这年龄管的很松,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

这学生也是相差很大,有的只有一两人就是家里请了先生自己带着,有的是一个村子根本养不活这么一个先生,养不了一个私塾。

所以只能好几个附近的村子凑出来这么一个地方。…

这很类似于咱们的山区小学,还有乡村教师。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科举也就真的开始有了模样,并且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的完善体制,八股文。

现在先不说八股文优劣的问题,就直说科举在那个时代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科举到底是不是在那个时代的唯一举荐制度?

当然不是!

不但不是,从科举走出来的官员,说实话一直都不是占比很高。

从唐开始算吧,毕竟隋的那个科举是在不是个玩意。

唐宋元明清,这行政职权在不断的划分,所以文官的这个队伍也越来越大。

单单说有品级的人员,唐朝的时候也就是一万多人,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已经超过了两万。

足足多了一辈还多。

而这个数字在宋朝直接打到了巅峰。

那就是北宋,北宋的官吏,只是有品级的就打到了十万人以上。

所以说他冗官,这是一点都没说错。

那么在这个数字之下,你再看看科举这个事儿。

科举基本上每科是三百人,这个稍微有点这方面常识的人也都是知道的。

而科举是三年一考,就算是加上恩科这种事情,他也增长不了太多的人。

当然,科举也是分出来很多的,有明法科,有秦桧的那种词学兼茂科等等。

但是真正的行政人才科举上,也就是不过两三百人罢了,其他的说白了录取也就是录取个十个八个的就够了。

比如秦桧,那玩意一共就录取三个。

考上的都能说自己是状元。

所以说这个玩意如果不算恩科的话,三年一次,一次三百人,三十年一个轮回吧。

三十年一共就三千人。

就算是把其他的所有科目都给你加在一起,连恩科都算在一起。

三十年的时间,你都拿不出五千人来。

那么相比较于唐朝的一万多,明清的两万多,还有宋朝的动辄十万加的官员。

这个数字占比有多少?

这里面唐朝因为是科举的正式开端之一,他对于科举还不是那么的完善,就不从唐朝说了。

说,在那们就从宋朝说。

宋朝的科举就是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这些。

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定下来了这个基调。

而在北宋这个动辄十万加的官员体系中,他们是怎么做官的?

靠投胎!

在宋朝,读书人是幸福的,这个话是真不假,你读书读出来个成绩之后,你就幸福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