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堰官(1 / 1)军师中郎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外羌兵大营,围城的酋帅听得犹结部败兵来报,犹结身死,所部羌兵折损近半无力再战,残部已从西山撤回大营。他不明白三倍的兵力竟然围不住不到百人的汉军,这些汉军突然被袭,缺衣少粮的,犹结他们应该能够对付啊,怎会是如此结果?

他想不通,然而此时已经没有时间让他去思考战败的原因了,当即下令调出两百羌兵前去追杀逃脱的汉人,不能自己死了个大将,却连一个汉人大官都没有擒杀。

还好杨清他们的速度快,也多亏严弘熟悉路径,众人在羌人追来之前终于绕进了城内。

回到县城,众人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下来,严弘立即下令让人带黄月英他们和归来的士卒去休息,他还得上到城头汇合马县尉商议守城事宜。杨清谢过了严弘让他去驿馆歇息的好意,还是和他一起来到了城头。

今日,围城的羌兵几乎和犹结部同时发动了进攻,幸好守城将士欲血厮杀、奋力抵抗,最终还是将羌人今天的第一波攻势给打退了。当前羌人缩回大营舔伤口去了,而守城的汉军也乘此间隙医治伤兵、修筑城墙、补充物资。

“马县尉,如今我军还有多少人?”严弘上到城头找到了县尉马启。

“明廷,两百军士伤亡过半,青壮也损失了两百多人。”马启睁着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叹道:“幸好昨夜又补充了两百多人的民壮,要不然今日这城难以守住啊。”

站在一旁的杨清问道:“援兵何时能至?”

“回主簿,派出去求援的士卒一个也没回来,不是遇害就是还未冲出羌人的封锁。”

杨清听了也感无力,叹道:“唉,那我等先做好防守确保城池不失吧,后面就只有寄希望于陈府君和朝廷的援军能快些来吧。马县尉,你先下去歇息,这里由我和严明廷守着。”

这马县尉头发杂乱、面容憔悴,似乎昨夜没怎么睡觉休息。杨清二人在山上虽精神紧张,并且经历过一场战斗,但毕竟不像军士们连连厮杀,二人回城后又用了饭食,故而此时的体力倒还可以。

马县尉也不推辞,下了城头自去觅地歇息。杨清环顾四周守城军民,不由在心中摇了摇头,如今城中算上从山上回来的黄兴他们,军士也只有百多人,民壮们虽也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但到底比不得经制的官军。而城外的羌人虽也伤亡了几百人,但还有千人左右,如此一来要想在他们连番进攻下守住城池简直是困难之极。

正当杨清思索守城之策时,羌人大营响起了一阵阵急切的鼓声,严弘以为羌人又要攻城了,连忙从城门楼跑出来张望。

“应该不是攻城,进攻鼓声不是这样的,想是羌人要撤退啊。”杨清经过昨日的战斗,大概知道了羌兵进攻和撤退的金鼓声是什么样的。

“主簿说的有理。”严弘慌乱后也反应过来:“快看,敌人大营似乎出现了混乱。”

呜、呜、呜,一阵高昂的鼓声传来,严弘听到这鼓声顿时欣喜若狂,扯住杨清的衣袖高呼道:“这是我们的鼓声,是援军到了。”话音刚落,一面红色的旗帜出现在众人眼前,上面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汉字。

熟悉的官道上,杨清依然和诸葛乔邻着马车并马而行,只不过去时的三十多人,此刻却只有十几人返回成都,前面的沈达和后面的黄兴皆面无表情、脸色阴沉,一路上几乎无人说话,整个车队安静无比,只剩下吱吱的车辙声和哒哒的马蹄声。杨清骑在马上忍不住回想着昨日援军到来的情景。

汶山郡东挨蜀郡、西接生羌、北邻阴平、南接汉嘉,除了西面和北面外,马启向蜀郡、汉嘉郡派出了求援使者,当然向本郡求援更是不必多说。虽说向三个地方求援,但最后来救都安的还是汶山太守陈震率领的郡兵。汶山郡汉人少、蛮夷多,自大汉开国以来就在省郡置郡之间变化过来又变化过去。刘璋时此地未置郡,被设为蜀郡北部都尉,先帝定蜀后就以南阳人陈震陈孝起为北部都尉,后汶山郡制复设,陈震又转为汶山太守。

汶山郡羌人聚居的地方土地贫瘠,不宜栽种五谷,唯有稞麦适合种植,故每到天寒地冻时,夷人们总是会骚扰生乱、劫掠地方,只是这一次声势比以往大了许多。因此陈震初闻羌人来攻倒也不慌,一面派人打探夷情、一面调兵遣将,待郡中军队集结完毕,突然绕到绵虒县羌兵主力侧翼隐蔽,待天黑后发兵突袭,大破羌军、斩获无数。待绵虒县围解,又星夜兼程赶来都安县解围。

昨日陈震先遣三百余骑兵冲击敌阵,后以步卒压上,羌人匆匆应战、措手不及,旋即在城下被汉军打了个大败。羌人抵挡不住,伤亡颇大、损失惨重,最后四散奔走、各自逃命去了。

都安围解代表着此次羌人之乱被初步平定,陈震入驻县城后先是派人救助伤员、安抚百姓,然后才去问候杨清黄月英他们。如此做法,杨清对其印象颇好,这才是一位心系百姓的官员应有的举措。昨夜他与陈震交谈了许久,期间他特别述说了都安县官民将士的功劳,请求他定要做好抚恤善后之事。

杨清等人谢绝了陈震严弘留他们多住几日的好意,在城中休整一夜,留下了两名伤势颇重的护卫,第二日一早就辞行返城。陈震也不强求,此次羌人作乱有着太多收尾之事等着他处置,出城送至十里邮亭处,双方告别。

“明之,怎么不多在家里待几天?休养的如何了?”诸葛亮见杨清进来,放下手中的笔,抬头关心道。

这已是杨清返回成都的第三日,回城那日黄月英他们刚到城门就被诸葛亮派来的人接回家中了,他自是要先去丞相府向诸葛亮禀报在都安县的经过。诸葛亮昨日已经得到了陈震的呈报,羌人此次作乱虽然声势颇大,但汶山郡足以应对,因此他只是让蜀郡太守杨洪派出了援兵前去协防,但蜀郡的援兵还未进入汶山郡内,今日就已经接到了羌人已被击破的军报。

虽然自家夫人和子女的已安全回城,但在听完杨清详细的禀报后,诸葛亮也不得不感到一阵后怕并在心中道了声万幸,还好有将士们的英勇厮杀以及杨清的妙计,不然此时的结果可就两说了。所以他不仅称赞了杨清一番,还特意地谢过了杨清对诸葛果的救命之恩,关怀地给杨清放了几天假,让他在家好生歇息。

杨清肚子上的伤口本就不深,现在都已经结疤了,他又想到一紧急之事,故而今日特来面见诸葛亮。

“谢丞相关心,休养了两日现已无碍矣。”杨清坐下来拱手回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无碍就好。那你今日前来有何事啊?”

杨清道:“丞相,经过此次都安县一行,清已深知大堰之利,实乃蜀中农本也,故汶山郡的蛮夷也非常觊觎此堰。此次羌人生乱,不仅有天寒难耐的缘故,更是为都安堰而来。所以清以为此堰的安危关系到蜀中农事生产,不可不防啊。”

诸葛亮也知道这一点,同意道:“的确如此。”如今朝廷还是按照灵帝时期的成策以汶山太守的属官都水掾来主管维护大堰之责。现在看来这个制度恐怕也不能护好大堰,诸葛亮知道杨清此来必是有解决之法,因此又接着问道:“那明之有何妙计呢?”

杨清答道:“清以为还是要将大堰的维护改为由朝廷直接负责比较好,这样朝廷可以直接地掌管大堰来防洪灌溉。”

诸葛亮沉吟片刻,颔首道:“此策可行,如此一来就要专门设置一堰官来主导此事。”

“丞相所言甚是。这堰官某以为当以都安县令兼之,另外还需征用上千丁口专做维护之事,既可防止蛮夷侵扰,又可作为郡中机动兵力随时调遣。”堰官制度是原本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后粮运不继才越发觉得都江堰的重要命脉作用而设置的,此时杨清因经历羌人之乱而提前建议设置,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此堰对成都平原的灌溉作用。

诸葛亮心中明悟杨清的担忧,笑道:“善。另外大堰每岁何时修葺?如何修葺?这些都得定下陈例,如此一来,此堰无忧矣。”

“丞相远谋,清不如也。都安县令严弘久知堰事,可命他拟个具体的条陈至府议论断。

“可。”诸葛亮同意,这次羌人之乱都安县令严弘的表现,杨清也曾禀告于他,此人是个可造之才,他日可以加以重任。

杨清见所呈之事诸葛亮都已允准,当即想要告辞退去,哪知诸葛亮将适才所看的竹简递给他观看,邀他一同参详参详该如何回复。杨清还以为是郡国官吏写给诸葛亮的书信,谁知一看竟然是魏人来书,这可令他吃惊不已。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