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分歧(1 / 1)七月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乔生在歌手的一曲《赤怜》,让戏曲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对于年轻一辈来说,可能对戏曲闻所未闻,而戏曲只存在于中老人的记忆中,现在的短视频过于发达,时时刻刻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许多人看电视剧和电影都是刷短视频看片段,更何况是动辄好几个剧集,一集又几十分钟的戏曲呢?

不过这一唱,叶乔生在戏曲界可是出了名,毕竟戏曲没落多年,有些班子连个继承人都找不到,现在则是看到了新的希望。

而戏曲落幕的原因,就是他本身有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但偏偏是这种美学体系,禁锢住了戏曲的发展。,他在戏曲和普通人之间筑起一道高墙,普通人进不去,戏曲也未曾改变。

而能让戏曲重新回到大众的眼中。戏曲必须做出一些改变。

说到底,戏曲是一种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可以高于生活,但是不能脱离生活,要想戏曲重新发扬光大,就要去改变,去根据现在流行的趋势,让年轻人对戏曲有所了解,喜欢,才会慢慢改变现在的状况。

但是,虽然知道这是症结所在,但做出一些牺牲谈何容易啊。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啊。

他们之前就是缺少一个契机,但是叶乔生所唱的《赤怜》就是这个契机。

他让大众了解到了戏曲点独特美学,彻底的引起了人们对戏曲的好奇和讨论。

戏曲是华夏不可替代的国粹,但是在逐渐的消亡。到底是应该维持戏曲原本的模样还是为了戏曲的未来做出改变。

《赤怜》就像是一根导火线,让那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国粹文化,再次被大众从历史的角落里翻了出来,或许它们蒙满了灰尘,但他们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只要有人轻轻拭去灰尘,它们的光芒依然亮眼。

无数人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基本覆盖了网络的各大平台,随便在哪一个论坛点开一个帖子,都能看到有关传统戏曲文化的讨论,而《赤怜》就是绕不开的例子。

这个讨论在戏曲协会也引起了讨论。

“仅仅是一首歌曲里面加了几句戏腔,你们就说这是戏曲界点新希望,一派胡言,而且叶乔生是什么人啊,一个跟戏曲沾边都不算的人,自以为了解戏曲,就敢妄想对戏曲伸手,他也配”

“这戏腔根本没有一点戏曲的精髓,韵律,我们不能为了现在的热度去把戏曲糟蹋了。”

“放屁,就冲刚才的那几句,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唱戏的功底,没苦练几十年,能有这样的本事?我们里面还有不少人不如他呢,他现在才几岁啊,就冲刚才这么一首歌和那唱功,在戏曲届就可以称为大家了。”

“能不能称大家是一回事,现在关键是你们对戏曲有什么想法吗?”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人敲了敲拐杖,混乱的场面安静了下来。

这老人是华夏戏曲协会的会长,戏曲造诣非常深,可以说是戏曲世家,代代相传穿了几百年了,教出来的弟子也是数不胜数,可以说是在整个华夏国粹里跺跺脚都要抖三抖的人,毕竟学戏曲的人也不单单只学戏曲。

“我觉得对于戏曲,可以做出一些改变,戏曲之所以受众不广,是因为门槛太高,就像叶乔生所唱的赤怜,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以歌的形式去宣传歌曲,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不行,那首歌只能说是对歌曲有点想法,这样的儿戏怎么能用在戏曲,那是老祖宗一辈辈传下来的,那是我们守了几十年的信仰啊。”

“不然你能怎么办,戏曲在一天天走下坡路,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就泯没在历史的长河里,现在这首歌带起了戏曲热,不趁着这个机会去改变,难道还要等下次吗?一等又是几十年,我们还有机会看到这天吗?”

说话的人叹了口气:“我们大多已经退休的年龄了,一次说这话还是《霸王别姬》的播出引起了一波戏剧热,但那个时候,大街小巷都还随处可见戏剧班的身影,特别是在农村混,一天两场的演出,人多到坐不下,现在呢,农村里也就大节日请个戏班来,更何况是城市了啊,在不改革,就等着戏曲消亡吧”

这话其实是有点重了,可是谁也不能否认,这样下去,戏曲消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这十几年的变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下一个机会还要,但是谁知道是多少年后,他们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谁敢保证他们能看到那天。

坐在首的人沉默许久,叹了口气:“现在协会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我们必须要改变,必须去革新,把协会里的年轻人叫过来聚一聚,问问他们的想法。”

还有些人想说些什么,被首座的老人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