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庾信平生最萧瑟(1 / 2)江东九十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也知道了这篇赋的名字,是庾信的《枯树赋》。

他最喜欢的是这篇赋中后面的一句。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短短一句话,情景交融,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

将人和树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还有伤感。

既然遇到了庾信,宇文质肯定是想和他见一面的,毕竟读了他的诗赋几十年了,这下直接遇到了真人,能不去见他一面?

就像来到唐朝,遇见李白,现代人怎么也想着和李白见一面,满足对这位诗仙的好奇心。

不过该以什么理由和庾信单独见面呢?

说实话,用现在这具身体的身份见庾信挺尴尬的。

庾信本来是南方人,是侯景之乱时被他爷爷宇文泰从南方抢到北方的。

在北周和南陈交好时,归还了其他士子,宇文邕却唯独把庾信给扣留下来,不让他返回南方。

可以说,就是宇文氏一家将他扣留才会导致他羁留异国,无法归乡,造成他的不幸。

但从另一个角度,正是宇文泰将他抢到北方,他才能安然无恙的从侯景之乱中活下来。

宇文邕不让他归乡,反而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做出了《哀江南赋》《枯树赋》等千古名篇。

庾信在南方时所做的文学辞藻华丽,但流于俗套,如果没有以后的不幸,他的创作风格不可能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在文学上不会有什么成就。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诗人不幸诗家幸,没有经历这些苦难庾信也不可能在文学上有如此建树。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乡关。”

“庾信文章老更成。”

这些都是杜甫称赞庾信的,很显然杜甫也是认为庾信在年老后,他的文章才更加出色,年轻时所做的文章诗赋和年老时所做的完全没法比。

庾信被虏到北方后,从此庾信从一个南方人变成北周人,成为北周文坛的领袖。

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

从而创作热情高涨,想要以写诗作赋的方式表达他深厚的思想感情和对故国的思念,故国残破而他却无能为力的感慨。

北周现留存下来的诗有三百多首,把庾信的诗去掉就剩58首,北周文学宛如就是庾信文学。

庾信身受皇帝和诸王礼遇,他齐王之子的身份对庾信而言就那样,他父亲庾信都不一定给面子。

他想见庾信容易,但是想受到庾信的重视,单独和庾信见面没点手段还真做不到。

思索片刻,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让亲兵取来纸笔,他在纸上面写了一句诗,等待庾信讲学完毕后,派人递给庾信。

宇文质写的那句诗词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他人见到这句诗词可能只是感觉这句诗词非常优美,描写的景色很有意境。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