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李善长(2 / 2)我是森林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朱武端坐在马,遥望着定远城头,身边一个骑在毛驴的文士打扮的人忙劝说道:

“大帅,俺们定远城小兵寡,且官军刚刚被大帅大败,此刻城之人见到降兵定是人心惶惶,不如再等一会儿,让俺去劝降,定能为大帅和平取得此城。”

此人名叫李善长,字百室,是定远当地人,出身大户人家,在当地颇有名望。

怯列成了运粮官后,不耐烦那些繁琐事务,便找了李善长当自己的幕僚,专门处理杂事。

这个李善长也确实有本事,将一应事宜处理的井井有条,让怯列都动了将其招揽入麾下的心思。

可惜,想法尚未实施,怯列就死了。

李善长自不会为怯列尽忠。

事实,他就是第一批投降的人之一。

随后立刻找到朱武毛遂自荐。

当朱武听到李善长这个名字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是自家三哥未来的宰相么,似乎还封了个什么han国公,不够最后的结局也老惨了……

也罢,这个墙角我挖了,以后让你有个好结局。

说实话,朱武以前读明史时便觉得李善长死的挺冤枉的,是自家三哥小心眼了。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受牵连而处死者甚多,李善长作为胡惟庸的举荐者,也被牵扯进来。

但朱元璋觉得李善长乃是老臣,不会背叛自己,于是大笔一挥,将李善长的名字从株连名单中划掉。

洪武十八年(1385年),又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看在李善长的面子又给了个人情——下诏免死,只是将他们罢官安置在崇明。

但是,事后李善长竟没有表示感谢,朱元璋因而怀恨在心。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四月,京城有百姓受胡惟庸案株连而被发配到边疆,李善长屡次请求赦免其亲戚丁斌等。

太祖大怒,将丁斌治罪。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的事,他供出李存义等过去与胡惟庸互相交往的情况。

于是太祖下令将李存义父子逮捕审讯,他们的供词牵连到李善长。当时正好有人说将要发生星变,会有灾祸发生,占卜的结果是灾祸应当降临在大臣身。

朱元璋顿时想起了当年李善长不识好歹的事。

于是,朱元璋便连同李善长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李善长自己的原因——

李善长外表宽厚温和,内心却有些小心眼,待人较为苛刻。

洪武朝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只是稍微冒犯了他的权威,李善长马将其罪奏皇,黜免了他们两人。

李善长与中丞刘基争论法令,以至于辱骂刘基,刘基内心不安,便请求告老还乡。

之后李善长的权势地位到了顶点,心里慢慢变得傲慢起来,再加年纪也大了,人也有些昏聩,使得朱元璋开始对他有所反感。

不过李善长虽然小心眼,却也从不做诬陷害人之事,他举报李饮冰、杨希圣,也是对方确有错处。

骂刘基只是理念不合。

刘基告老还乡其中不仅有李善长的缘故,同时也有朱元璋的原因。

朱元璋当年打到江南,听闻刘基名声,派人招揽他时,刘基三番五次推脱,之后算是被强招过来的。

朱元璋得了天下后,性子也变得格外刚愎,施政手段也越发刚猛,动辄株连,刘基心中不免害怕。

于是早就起了跑路的心思。(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兄弟们啦,鲜花、收藏、打赏走起,万分感谢!)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