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北方的官府行动了起来。
将符合条件的学子们,都尽数送到了都城。
有时候朱标想着,杨宪的手段虽然偏激了一点。
但有时候,还是不能否认雷厉风行的作用。
只不过,宋濂这些阅卷的人,开始头疼了。
第二次的卷子,和第一次完全没法比。
考官们硬着头皮,才勉强选出了三十六个能看过眼的卷子。
第二次恩科举仕学子录取榜出炉了。
此前的科举舞弊等言论,也是烟消云散。
北方三十六,南方三十六,也算是公平了。
当然,朱标在里面也动了一点手脚。
尤其是北方的学子,他吩咐宋濂在遵照成绩的原则。
尽可能地,让进士分布于各地各省。
虽然说有点不地道,可能挤掉了几个人的名额。
但朱元璋看了结果,是大为欣喜。
这下子,大明的首次恩科,算是圆满了。
前往奉天殿的长长走道。
朱元璋拿着红色封面的进士名单,脸尽是喜色。
“标儿啊,你可知道,这些士子的重要性。”
“大概是各地官府,人员短缺吧。
需要这些年轻人去,换换风气。”
“没错,现在各地的府衙可是很缺人。
有不少的知府知县,都是那些千总转过去的。
这些大老粗,打仗还行,管事就不太行了。
民间和军伍,总归还是有点区别的。”
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朱标点了点头。
次和马皇后,就宋濂一事又交谈过一次。
他就明白了,眼前这位尤为的好面子。
“不过这名单出来了,就要开始殿试了。
咱是有点期盼,又有点没底儿。
以前没干过这事,前朝也没有现成的例子。”
说起这个,朱元璋想听听朱标的意见。
“你是皇帝,自然是你想考什么,就可以考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你让他们在奉天殿干站个两时辰。
这些人都会思考,站着的意义是什么?
然后写出一篇篇论持之以恒,论耐心的总结给你。”
这番话,让朱元璋听的心里一乐。
似乎是这么个道理。
下位揣测位的心思,总会不由得脑补许多不存在的。
“标儿这话倒是启发我了,有主意了!”
“什么考题?”
朱标稍微有点好奇。
“别急,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把二虎叫过来吩咐了几句,朱元璋还卖了个关子。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