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抗清三公,所有明末小说都绕不开的三个人,所以崇祯对这三个人还是很熟悉的。
冯厚敦,字培卿,江苏金坛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崇祯末年任江阴训导。
陈明遇,字拱辰。明末浙江上虞人,崇祯末年任江阴典史。
阎应元,字丽亨。初由武生起掾吏,官京仓大使。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典史,裁减冗官,整肃治安,颇有政声。以防堵船户盐贩武装功,迁广东英德主簿,因战乱未成行。
最容易找到的应该是阎应元,他现在应该在京城的官京仓任职。
另外两个,大概率是在江阴任职。
锦衣卫在各地还有千户所,还有大量的锦衣卫,找到这两个人还是比较容易的。
李若琏领了皇命,就直接回锦衣卫指挥所,把找人的任务交给了侦查卫的千户王国兴,然后布置了一下其他工作,就去睡觉了。
让他休息,也是圣旨。
李若琏刚刚躺下,光禄寺卿施邦曜就进入了武英殿。
施邦曜此时是很忐忑的,毕竟今年是多事之秋,无数官员被皇帝砍了脑袋。
“尔韬,朕若派你前往山东,总领山东,你当何为?”
刚刚跪好,施邦曜就听到崇祯自呼自己的表字,顿时震动了一下。
当听到内容的时候,瞳孔几近地震。
总领山东?
自己一个光禄寺卿,竟然有资格去总领山东,把持一方朝政?
“臣,自当殚精竭虑,为陛下效死。”施邦曜是一个非常有能力,也有理想的官员。
从他的履历就可以得知,这是一个实干派,敢于得罪勋贵,敢于对军营里的空饷下手。
“如今山东一片混乱,自当整备军务、兴修水利、恢复农政、安抚万民。”难得有机会在陛下面前表露才能,施邦曜自然不会放过。
他,不是没有想过主政一方。但是,他不屑跟朝中大臣为伍,不愿意巴结上官。
心里各种想法,一股脑的往外冒。
崇祯很细心的赐了座椅和茶,让施邦曜边说边喝,免得说渴了。
殿内,只有君臣二人。
一个激情演说,一个认真听着,还在做着笔记。
毕竟,崇祯是来自后世。
后世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这个时代。
施邦曜是从底层上来的,对大明的百姓极为了解,施政的方式更适合如今的大明。
“尔韬乃是朕之股肱,此番赴任山东巡抚,实乃山东黎明之幸。”
“尔韬,这京城之中何人可为你的臂膀,大胆向朕举荐,朕一并安排。妥当之后,你等火速前往山东赴任。”
“这《农政全书》乃玄扈先生编撰,实为利国利民的好书,朕便赐予你,望你好生品读。”说着,崇祯亲自把徐光启编撰的《农政全书》递给了施邦曜。
“臣惶恐……”施邦耀心里已然乱了,这样的厚待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总之,现在他就一个念头:为大明,为陛下,肝脑涂地。
不然,如何能对的起陛下的重托与厚爱?
冷静了一会,施邦曜举荐了几个人,崇祯直接同意了,逐一记录下来,一会便可以拟旨,然后让施邦曜等人尽快赴任,主政山东。
同时,崇祯还给了施邦曜一封信,就是让他把德王的土地全都纳入皇庄,招募流民大量的养鸡,以应对蝗灾。
二呢,是来年所有的皇庄全部种植番薯、土豆。
对于练兵,崇祯并没有额外的要求,让施邦曜自己决定。
反正,崇祯是没有钱给施邦曜了,施邦曜可以自己想办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