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等朝代史料记载,有很多平民为了躲避重税和战乱都纷纷躲进深山老林中生活:
“数十家几百家聚居水行而山处,以渔猎、山伐为业,大都未尝入城邑,白首於林莽,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
大避难团首先会遇到土地问题,因为深山老林中很难开辟出足够成千上万人使用的耕地,就算有合适的土地,也早已经形成自然村落了,外来者很难插入,除非采用武力夺取或是在有小平原的山脚下生活,但若不躲进深山老林中,避难团体的避难计划就失败了!
因为各大势力的收税官和征兵队很容易就能找到避难者的聚集地,将其重新纳为战争机器上的一部分,或者就地剿灭。
而自己的这种情况一旦让朝廷得知。便会快速的引发围剿和覆灭。
再次,大规模的避难团也会遇到前两种避难模式的问题,比如物资获取和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避难团体的规模必须增大,必须成长为周边势力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否则山贼、大股的流民、贪婪的豪强和各地政权都会把避难者当软柿子捏。
事实上,许多朝代战乱或者末期的平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都以乡籍或是宗族为纽带,在易守难攻之地组成大的避难团体,以应对官府和贼人的祸害,而在斗争中,这些起初只想逃避战乱的老实平民,在那个“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很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成长为各大割据政权口中的“山贼或是贼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王朝末期,天下大乱时,一度形成了很多“天下鼎沸,群盗满山”的普遍现象!
大团体生活的好处和坏处。其实也是有的。
原先的避难者团体在实力壮大以后,往往会占据险峻的大山作为根据地,然后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军事集团,独立或半独立与割据政权之外,成为各个郡守头疼的难题,因为这些山民很少或根本不缴纳贡赋、服从徭役,还时常作乱!
东汉末年江东六郡之一的豫章郡太守——华歆就直言自己拿自己辖区内的山民势力一点办法都没有:
“非筹略才,无他方规,自守而已。又丹阳懂芝自擅庐陵,诈言被诏书为太守。都阳民帅别立宗部,阻兵守界,不受子鱼(华歆)所遣长吏……。近自海昏有上缭壁,有五六千家相结聚作宗伍,惟输粗布于郡耳,发召一人遂不可得,子鱼亦睹视之而已。”
为什么这些避难者团体敢不服从官府的命令和征召呢?那是因为这些避难者已经升级成武装集团了!这些避难团体的成员被世道逼的入则为民,出则为兵,往往还占据矿山,拥有自铸兵甲的实力,本身还能出产一定的粮食,可以利用山区险峻的地形抵抗官府的围剿。
一旦避难团发展到这个地步,就完全脱离了避难者这一身份,转而变为一股武装集团势力,能左右邻近地区的政局,而这种由避难者聚集而成的势力在三国时期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各大山区中,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江东六郡,史书对此的描述有很多,如:
“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昊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干户别屯盖竹,同出余汗……款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黔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
江东士人按照习惯,将聚集在江东六郡山区中的土人(逃难的汉民、未被汉化的百越人等)称之为山越或山民。这些武装山民常常以五万人为大渠,三万人为小渠,各渠立渠帅,像与孙策、孙权等江东强人争斗多年的太史慈、祖郎、严白虎之流都属于这一类型。
这些山民武装并不富裕,所以为了获得自己不能出产的物品,会不时率兵攻打郡县,抢劫豪强大户,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大难题,而各地官府准备派兵攻打这些山民势力时,就会在茫茫山区中丢失掉目标,因此剿匪的官兵纷纷上言:
“贼(山民)攻则群至,败则如鸟兽散。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至,败则鸟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皆以为难。”
但是,山民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一旦有强大势力下定决心清剿山民武装集团,那山民的日子就会非常难过,最终不得不向官府投降,而在如何清剿山民上,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个割据政权都是一顶一的好手!
在这些割据势力中,以孙吴政权最为积极,因为孙吴占据的江东地区,在当时还是地广人稀之所,还未被完全开发,人口很少,所以为了获得土地、税赋和人口,孙吴政权开始不断的攻打山民(山越)聚落,扩大自己的地盘。
而已经在山林中过惯了不服徭役、不缴纳重税的山民们当然不愿意重新服从官府了,据《孙策传》一书中就记载,江东地区的平民非常畏惧孙吴政权,纷纷躲进山中:“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
所以孙吴政权在统治初期的一大政策就是——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山民),讨不从命。
一旦孙吴政权用武力击败山民集团后,就会将俘虏的山民强迫迁移到平地上生活,然后将其编入各个郡县的县籍为自己提供税赋和徭役,并从中挑选强壮的男子充入军队,孙吴政权将这一政策叫做“强者为兵,赢(弱)者补户”。
事实证明,这些生活在沟壑纵横,山林茂密,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山民非常适合当兵打仗,因为这些山民在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过程中已经锻炼了强健的体魄,并在与官兵的对抗中磨炼了武艺,所以山民中体质虚弱者甚少,民风刚烈,一旦成军,其战斗力就会暴涨!
三国时期孙吴政权最能打的一只军队就是由丹阳郡的山民和汉民组成的丹阳兵,其战斗力冠绝江东!据相关史料记载,孙权嗣立,先后得山越兵不下十三万人,而这些山越兵很多都来自人口仅仅只有63万的丹阳郡!
正因如此,官府对镇抚山民集团很上心,就连迁移到江东地区的各地豪强都用了很大的力气镇抚山民集团,因为这些豪强也需要部曲、佃客等附属者为自己服务(耕田、打仗等),所以镇抚山越成了孙吴政权的“一项大生意”!
并且不只有孙吴政权喜欢镇抚山越,曹魏政权也非常喜欢在北方的山区附近镇抚山民!如《三国志·吕虔传》中记载:
“太祖以虔领泰山太守,一郡接山海,世乱,闻民人多藏窜。袁绍所置中郎将郭祖、公孙犊等数十辈,保山为寇,百姓苦之。虔将家兵到郡,开恩信,祖等党属皆降服,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土业。简其强者补战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名州郡。”
因此,使用大团体避难模式的避难者就很容易吸引各个势力的注意,重新卷入战火之中的可能性很大,极有可能再次变为战争的参与者和受害者,再也不能继续过不服徭役,不纳租税,自给自足的生活了!毕竟官府为了逼迫山民团体出降,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派兵抢收山民种的粮食、破坏农田和断绝其物资来源了。
也就是说大团体人员的聚集,反而更容易让官府和朝廷迅速发现并予以消灭!
……
想到此处关节的贾鹤春。
便再也没了侥幸心理。
不过眼下也并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去路。
能否确切的保存自身,才是当务之急。
……
可是此时贾神京提出的招降巴州府衙门众多官兵,这些外人眼里看来,笑话一般的大魏文武百官,愣是没一个人敢主动站出来挑大梁。
不过倒也不怪他们。
眼下外头的官兵兵强马壮的,虽说只是一些衙役和乡勇。
最多也只是一些民兵。
连正规军都算不上。
可比起自己这一堆才放下锄头没多久的村民来说!
不管是从人员数量还是质量上,简直可以说得上是降维打击。
更别说那些个官兵一个个随身干粮充足,且基本上都是青壮年男子。
而反观己方这么多村民,虽说通过上次的缴获,基本上可以做到人人持刀。
但未经训练,且人数根本没有优势。
而眼下要让巴州衙门的众多官兵归降自己这笑话般的大魏国。
简直是天方夜谭。
若真的一本正经走到前面去招降他们,也不知道会不会让巴州衙门的众多官兵笑掉大牙。
想到这严峻的形势,贾鹤春一脸肃穆。
深深的看了一眼,众多村民一眼,言语之间掷地有声:
“诸位父老,既然大家肯尊我为太子,招降吴国贼军一事!本太子当仁不让,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
不管前头刀山火海,也绝不回头。
虽千万人而吾往矣!”
有些惭愧得傅顶宗,深深的看了贾鹤春一眼,顿时整个人有些羞愧的哭泣起来:“太子殿下说的好,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什么都别说了,老臣愿随殿下一同前往!”
……
傅顶宗这般慷慨激昂的话语,顿时让众人有些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该夸些什么好。
可这分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呀!还随着太子殿下一同前去胡闹,这不是去送死吗?
顿时众多文武百官便开始纷纷反对起来,像模像样的跪在了太子贾鹤春面前苦苦劝谏。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人都是提前准备好了的,戏文里的剧本。
“前头贼兵甚众!太子殿下万精之躯,还请三思啊!”
“是啊!太子殿下乃是我大魏国的希望,岂可轻易涉险!”
见贾鹤春一脸的决绝与坚定。
就连那之前还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弱女子马琴,也施施然的走过来,一脸牵挂而又担忧的看了看贾鹤春:
“太子殿下此去招降岂不是送死吗!”
镇定的看了看马琴,有些绝美的脸庞,贾鹤春坚毅的神色丝毫未改:“苟利囯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国家需要我,我怎能轻言退避呢!?就算是死,我也要去一趟!”
有些哀怨的看了看贾鹤春一眼,马琴点了点头,侧着身子给他让开了道路:“太子殿下放心!妾身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你去送死的!”
听着这话,贾鹤春一脸感动的正准备转身离去,却听得那马琴断断续续的又说出了后半句:
“……我会闭上眼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