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太子处理政务之所。
“太子殿下,朱左丞求见。”
太子詹事徐温,入内禀告。
依常理,通传之事是内廷宫人的差事,再不济还有东宫属官呢。
徐温的出面,透着不同寻常。
此刻,太子正处于盛怒之中。
内廷宫人与东宫属官,皆惟恐避之不及。
徐温只好勉为其难,代为禀告。
太子没有将火气发在他的身上,并收敛怒容,问道:
“徐卿,朱左丞所为何事?
可是,尚书令有消息传回。”
“正是。”
“快传进来!”
确定是谢宣怀的消息,太子瞬间转怒为喜。
他等待这个消息,已有多日了。
他的心中猜测着:
“父皇或许已经罹难,本宫登基之日不远矣!”
十年的“老太子”,终于要熬成一国之君了。
欣喜于心的同时,他暗自庆幸:
“幸好本宫有先见之明,登基冕服早已备好了。”
就在太子沾沾自喜时,徐温将朱暮霭引了进来。
“太子殿下,朱左丞到了。”
“下官参见太子殿下。”
进殿之前,朱暮霭已知太子正处盛怒。
故言行举止,处处透着恭谨。
监国期间,太子大权在握,可谓将霸道、跋扈演绎得淋漓尽致。
同时,放纵门人肆意检举政敌。
繁花锦簇的建康,被搞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谢宣怀不在朝中,朱暮霭可不敢触碰太子的晦气。
他不想自己,因失言而遇不测。
太子故作镇定,问道:
“朱卿,尚书令信中说了什么?”
感受着太子殷切的目光,朱暮霭一边呈上书信,一边回道:
“淮南战事仍处胶着,我朝略处下风,怕是没有一年半载,无法击退魏军。”
这与梁帝传回建康的消息,是一致的。
但太子更关心的是,梁帝本人的近况。
而这在官方消息中,是得不到真实答案的。
同样的,谢宣怀也不会写在信中,必口口相传。
“陛下可安好?”
“陛下一切安好,只因军务过于繁忙,整日宵衣旰食,日渐憔悴。”
“尚书令还说了什么?”
“尚书令谏言太子殿下,依前计行事。”
闻言,太子心想:
“父皇不崩于魏军兵锋,怕是也要被军务所累,多半有去无回。
看来,本宫要加快准备了。”
“太子殿下,话已带到,下官告退。”
见太子想得出神,眉梢飞扬,面庞喜色愈盛,朱暮霭趁机请辞。
此刻,东宫实是非之地,他欲从速脱身。
面对在京诸王的反击,太子已罢黜了数名东宫属官。
美其名曰办事不利,实则是他喜怒无常。
朱暮霭不想牵涉其中,受池鱼之殃,毕竟他是尚书省属官。
“朱卿,自便。”
太子心情大好,自然金口放行。
他正急着推进登基事宜,和谢宣怀所言的前计,也无心挽留朱暮霭。
朱暮霭当即礼退而出。
《梁书·武帝纪》载曰:
庶人琰僭越,筹备登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