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自三杨内阁以来,就是天子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就算襄王他来了京师,也必须要借助我等之力处理朝政。”
“若非如此,襄王谈何治理国政?”
王直的话,老奸巨猾。
襄王除非是傻子,不然他不可能不依靠文官集团。
外藩入京后,同京师官僚争权夺利,进而被废的先例,不是没有过。
西汉刘贺就被当时的权臣霍光废黜,理由是刘贺行淫乱、罪大恶极。
而且霍光在废刘贺的诏书上,说他在位二十七天干了一千多件坏事。
要真是这样子,那就是平均一天不下五十件,那就是平均半个小时就干一件坏事。
刘贺很忙!
忙到脚不沾地!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完全没有根基的刘贺即位后,忌惮霍光的势力,急于短期内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势力。
如此所作所为,不但让霍光担心日后难以驾驭,就连其他中枢重臣也都是人人自危。
所以在霍光的振臂一呼下,支持废刘贺的大臣从者如云。
刘贺失败的例子,王直相信襄王会引以为戒,不会对京师大臣逼迫太过。
“东王先生,你大错特错矣!”
陈循人精一样,他听懂了王直的意思。
“襄王在先帝驾崩的时候,太皇太后张氏就有意扶持他上位。”
“只是后来三杨等重臣表示强烈反对,所以襄王才没能如愿以偿。”
“襄王可是和皇位有过一次失之交臂,还是朝廷大臣阻拦他的更进一步。”
“说他心里未必没有怨恨,东王先生你信吗?”
“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咱们怎么能够知道,襄王入京后会不会急于求成,会不会大肆报复?”
陈循这是在提醒王直,人心难测,不要轻易试探人心。
“要是襄王和群臣生出什么龌龊,咱们拿什么应战瓦剌?”
这一次,陈循是对着于谦说的。
“天子家事,非你我外臣可以参与其中。”
王直还是不愿意挑头。
王直心里清楚,要是群臣有什么共同的想法,一定会把他这个百官之首推到最前面。
宦海浮沉几十年,王直名声有了,权势有了。
在他看来,自己没必要再去冒风险。
而且王直还是一个信奉程朱理学的人,他之所以不愿意参与到皇位争斗中去,是因为他知进退。
从来只有皇帝任命臣子,哪有臣子来指定皇位?
“襄王若是登基,法理道统只能是来自太后。”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襄王今后必定会以孙太后为尊。”
“我大明不能是大唐,我等若是让大明后宫干政,还有和颜面去见先帝?”
“你我死后,可是会被后人唾骂!”
陈循知道,王直一向爱惜他的名声。
所以陈循特意说到身后名。
“危言耸听了!”
王直作为吏部尚书,他不可能这点政治智慧都没有。
陈循说武则天以周代唐的事情,就是说孙太后可能掌握大明权力。
“陈尚书虽然有夸大其词,不过他的话也不是全盘没有道理。”
“学生认为,陈尚书说得话,也有可取之处。”
如今统帅京师军政的于谦,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