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7章 破釜沉舟升级版(2 / 2)浙东匹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敌船丢我们只能丢在船舷上,而且楼船船舷垂直,没有凹凸,鱼膏挂不住的!就算挂住水一冲就下去了!立刻让将士们准备打水冲刷!”

对于燕尾炬这种水战和守城战兵器,孙策也是有所耳闻的。毕竟这东西最初是袁术军的刘晔发明,用于水战。后来诸葛瑾也复刻过去并稍加改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杀了刘晔的水军。

后来刘晔守合肥、诸葛瑾攻黄祖的夏口,都用过这种兵器,至今都三年了,技术扩散也是免不了的。

当年关羽和刘勋的春谷濡须大战,关羽能用燕尾炬配合油料反杀刘勋,那是因为决战时关羽的船大而刘勋的船小,今日的情况却是反过来的,孙策不怕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就在孙策下令死战不退、准备灭火后,短短一盏茶的时间之内,江东军一方很快就发现了新的异常。

“这些鱼膏怎么这么稠?往下稍微流淌了一会儿就停住了!用水都很难冲下去!”

“不好了!船舷已经被烧穿了!这火根本灭不掉!”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孙策麾下的将士们自然是想破脑袋也不可能想通的。

但对于诸葛瑾而言,“让油脂增稠”却是再简单不过的办法。很多穿越小说里的主角,喜欢往油脂里加橡胶汁加白糖来增稠、防扑灭。但是汉朝没有橡胶,也没有白糖,别说是白糖了,哪怕黑糖成本都比较昂贵,比鱼膏还贵得多。

不过这没关系,对于精通全部中学化学知识的人而言,油脂增稠剂的备选项太多了。考虑到广陵郡的环境,因地制宜,无论是捞海带熬蒟蒻/琼脂,还是用猪皮熬明胶,稍微掺一点到鱼膏里增稠,或者几种配方混着用,都是很容易想到的。

而且诸葛瑾在开战之前,就花了很多时间实践,他拿出来的招数,都是实验室里早就反复试过的最优解。

太史慈都理解不了这种新的鱼膏瓮里面燃料的原理,但是没关系,他只要知道其特性,会用,能发挥出其优点,就够了。

很快,孙策那九艘楼船,凡是跟太史慈的斗舰缠斗接舷战的,都在互相伤害的纵火对烧中,燃起了熊熊烈火。

当然,太史慈的斗舰本身也无法幸免,双方都被挠钩固定的情况下,一旦有两三倍吨位优势的楼船彻底烧起来,火势很快会蔓延到斗舰上。

更何况孙策本身也在不遗余力往太史慈的斗舰上丢鱼膏罐和火把,还都是丢在甲板上的,能全部被兜住。太史慈一方拼命拿出储备的膨润土泥浆倾倒在火源上、奋力灭火,也只是延缓这一过程,让自己比敌人烧毁得更慢一些罢了。

太史慈脸色铁青而坚毅,在自己的战船即将全面着火、难以腾挪时,对着北边最后瞭望了一下,然后就吩咐放下作为救生艇的小船。

弃船前,他欣慰地看到,关羽的主力舰队,已经跟孙策军的外围小船部队接战上了。

因为孙策大型楼船全部被自己缠住,一大半都着火了。孙策军外围的斗舰、艨艟、走舸在面对关羽军新式龙骨战船舰队的冲杀攒射时,并没有任何优势。

孙策的本意,是集中楼船先把刘备军的斗舰群统统吃掉、接舷战全部歼灭甚至俘虏,把太史慈这个“中心开花”的隐患先完全扑灭,再返身搏杀外面包抄过来的关羽和陆议。

但是,在吃掉“中心开花”诱饵的过程中,孙策自己的主力舰都搭了进去,直接打成了同归于尽的局面,这就非常尴尬了。

太史慈穿着战前定制的用一根根竹筒绑扎起来的铠甲,跟着身边侍卫们下到救生小船上。

还有很多太史慈部幸存水兵,因为小船不够,或者来不及逃到小船上,纷纷直接跳江,但他们也大多穿着竹筒救生甲,不像孙策军的落水水兵那样需要靠游泳划水保持自己不沉下去,那求生难度差异就有云泥之别了。

汉末原本就是有竹制的简易铠甲的,这种铠甲后世传到扶桑,一直到所谓的战国时代都还在用,主要是给农民兵组成的“足轻”用的。

但汉朝原本的竹甲,都是把竹筒削成竹片再编在一起。

诸葛瑾在此战之前的准备期中,为执行最危险任务的太史慈部,额外打造的,却是直接用空心竹筒直接连缀而成的甲胄。

这样还省去了加工竹片的劳动量,生产起来极为快捷,只要有足够的毛竹供你砍,砍下来直接串在一起就是甲胄了,比扎竹筏都快,几乎是无本生意。

如此一来,竹筒的中空部分就提供了极大的储备浮力,效果也完全不比现代救生衣差。

为了确保入水后的救生效果,这种竹甲还只有上衣,同时有系带从胯下穿过,确保入水后两腿朝下、上半身被浮托朝上,头部绝对能露出水面呼吸,非常科学。

太史慈用几艘即将被淘汰的老式斗舰被烧为代价,发挥余热,轻轻松松就把孙策的主力楼船拖下水,一起同归于尽了。

我一艘船二百吨、战时配属三百多号人。你一艘船六百吨、战时配属八百多号人。极限一换一又不亏,何况我方还有救生衣——说句良心话,今日之战要是刘备一方能全胜,太史慈绝对是首功了。

关羽和陆议只是收割残局的,哪怕最终杀伤缴获俘虏比太史慈多,也比不上太史慈中心开花直接把敌人主力拖死的功劳。

孙策的人面对熊熊大火只能直接无防护跳江,太史慈却可以穿着救生衣好整以暇等关羽结束这场战役、然后过来打扫战场救援。

太史慈此战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后续是队友的活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