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这个成果,不能公开!(二合一)(1 / 2)十月廿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方振目光中的惊喜只是持续了一瞬间。

“师弟,如果要重新设计机翼的话,必定牵一发而动全身,飞机的整体结构特性都会受到改变,而且还可能涉及到更高水平的材料和制造技术,无论从成本还是能力上考虑……”

方振的顾虑其实是有道理的。

因为产品不会从货架上自己长出来。

不管常浩南表现出多么神奇的能力,工程领域的东西终究要落实到生产制造。

但这个领域,就不是靠一两个天才灵光一闪能够推动的了。

就算把原材料、机器设备和全套技术文档都给你准备好,光是培养适应新设备新技术的工人,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他们手中的机翼设计方案在这方面,已经基本摸到当前的上限了。

不过这一次,还没等韩峰解释,杜义山就先开了口。

“我看按照小常写的这些演算内容,应该是考虑在不修改机翼设计的前提下,使用主动抑制手段?”

虽然早已经过了搞研究的黄金年龄,但杜义山毕竟经验丰富且见多识广,因此从那十来张草稿纸中看出来的东西远比两个博士更多。

“是的,杜老师说的没错。”常浩南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我们可以使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理论,通过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来处理约束控制系统,实现对颤振的主动抑制。”

“所以你才需要考虑襟副翼的影响,去做气动伺服弹性建模?”姚梦娜眼前一亮。

她刚刚就在思考常浩南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本来以为只是对方精益求精的强迫症作祟,却没想到后面还藏着更大的用处。

想到这里,姚梦娜在内心中轻叹了一口气。

一开始的时候,她在内心中对常浩南还是有点不服输的感觉。

但是现在么……

认清现实了。

常浩南点点头:“当然,不过这次不用重新模拟,只要在刚才算出来的翼尖加速度曲线上施加一个MPC控制信号就行,具体的控制率我之前已经写到程序里面去了。”

他都已经说到这里了,两个博士哪还能不懂,方振赶紧重新来到电脑前,开始对数据进行处理。

接下来的十分钟如同十個小时一般漫长。

“在对机翼施加了MPC控制之后,颤振临界速度提高到了……175m/s。”

方振的声音中带着一些颤抖。

“那就没问题了,175m/s,相当于630km/h,安全余量已经快四分之一了。”

常浩南此时的心态倒是非常稳定:“所以咱们的客机完全可以使用这个新的机翼设计!”

然而这一次有所顾虑的反倒成了姚梦娜。

犹豫了几秒钟后,她用只有四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开口道:

“但是老师,常师弟这毕竟是个全新的工程模型,霍金特教授又是镐京603所那边重金聘请来的外国专家,这结果一下子差出这么多来,您觉得那边真的能敢用么?”

说来也怪,姚梦娜平时做科研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但这一次她却破天荒地有些担心。

“外国专家?”

这个时候杜义山也从一开始的激动中恢复了过来:

“哼,外国专家怎么了?难道他英国人说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

说着伸出两根手指敲了敲旁边的桌子:“既然603所把这个项目交给了我们,就说明他们至少是有这个想法,也有这个勇气的。”

“那咱们这个课题就算是……基本结题了?”

旁边的方振甚至有点不敢相信发生的一切。

要知道,仅仅在一天之前,他和姚梦娜还在因为非线性模拟的思路而大费脑筋。

而一天之后,这个问题就被一个新加入课题组的本科生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还顺便把机翼颤振临界速度过低的问题也一并搞定。

“结题的事情得慢慢来,至少结题报告需要好好润色一下才行。”

杜义山看着方振面前写有计算结果的那张纸说道:

“我明天亲自去一趟镐京,把情况跟周永航同志和易元和同志说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机翼,也不仅仅是一个客机项目的问题。”

周永航是现在镐京603所的所长,易元和则是总工程师,更换机翼并重新进行颤振试飞这种一类风险试飞科目,是必须要他们签字同意才行的。

旁边的常浩南一直没有说话,但内心却已经喜出望外。

杜义山身为院士,虽然已经不再担任一线职务,但影响力毕竟还是在的。

有他出面的话,603所方面还是有很大概率会选择相信这个结果,并进行后续的一系列飞行试验。

而一旦测试表明这个方法没有问题,那身为其创造者的常浩南就必定会被注意到,至少可以参与新舟60的后续项目。

这相比于他最早计划中的给刘洪波教授打下手,再慢慢接触新舟60项目来说,进展已经快出不知道多少倍了。

“不过小常啊。”杜义山拽过一张椅子坐到了常浩南旁边:“你的这个模型涉及咱们具体的型号设计,而且适用面很广,在整个飞机设计,尤其是客机设计领域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恐怕在短时间内都不适合公开发表。”

常浩南一愣。

“您的意思是……”

很明显,杜义山刚才既然已经表示要亲自去镐京,那必定不是准备摁住这个成果不用。

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

“让603所那边先做验证,如果能确定可行的话,会成为咱们国家航空系统的内部设计材料。”

杜义山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之后重新戴上:

“只是这种内部材料,能看到的人就很少了。”

“没关系杜老师。”常浩南笑了笑,用毫不在意的语气回答道:“我之前就跟您说过,我认为咱们华夏航空人的价值,不是通过论文体现出来的。”

带着系统重活一世,他怎么可能满足于博取一点学术圈的虚名。

想办法尽快接触到更高档次的项目、获得更多资源,帮助华夏航空工业,乃至整体工业发展走上快车道才是最优先需要考虑的事情。

论文对他来说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之前那个歼7的改进设计,说破天也就是个二代半水平的改进型,况且只是个课程设计作业,所以才需要利用期刊的影响力来让别人看到。

而他今天搞出来的这个工程模型的意义和重要性则完全不同。

完全可以依托正在推进的新舟60项目,作为“先进经验”被内部推广。

这个份量可比一篇论文大多了。

要知道,这类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工程模型,即便是在波音、洛马、罗罗这样的大公司,也绝对是不会随便对外公开的秘密。

至于家底没那么厚实的华夏航空工业,就更得保住这为数不多的绝活了。

听到常浩南斩钉截铁的回答,姚梦娜看向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明悟。

旁边的方振则是低下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