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章 《泰西志略》(1 / 2)国子监汉祭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刘黑七与孙茂才对晋省口内地区的山匪进行大肆清剿的同时,乔致庸已经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京城。

大德兴京城分号的掌柜李德龄早就等候着乔东家的到来,食宿安排的非常妥当。

乔致庸来后,李德龄立马向他汇报了生意情况与近来京城的动向。

“东家,你前些日子送来的那部手稿,我已经派人大量刊印了出来,如今在京城里流传甚广,上到达官显贵,下到黎庶平民,都想一睹您的风采呢!”

乔致庸不置可否,对此他早有心理准备,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计划。

从年前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手书撰写一本介绍泰西诸国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等内容的书籍。

本来是打算靠着这本在如今较为罕见的西学著作博得名声,积累足够的人望,然后获得一个较高的入仕基础,没想到书还没写完呢,就被胡沅浦把马甲给扒了。

不过书已然写成,你自然没有留在手里不给别人看的道理。

随着这本书的出版,白景善记忆里的那些知识也都重见天日。

西学东渐,西风东来,缓缓的形成不小的涡流,如同狂风一般搅动起这京城中的一层层的黯淡重云。

“东家,您瞧,这就是您专门交代我印刷的《泰西志略》,如今可是正当红呢,近期来京城参加会试的举子们可以说人手一本,我可真是服了您了,您这哪来的一肚子洋人学问啊,我看了都读不懂!”

乔致庸接过那册书,书籍的质量上佳,刻本做工极其精细,看得出老李是用了心的,钱应该也没少花。

有了这个卖相,就能提现品位。

以貌取人固然不妥,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酒瓶和酒同样重要,有时候甚至还要超出酒本身的质量。

书里面的字数不多,不过也就只有二十万字左右,比起后世记忆中的那些网文小说,少到了微尘之中。

但是,这煌煌二十万字,却是他一笔一划写就而成的,比之键政输出,却是多了些心血的灌注。

如今手中拿到了出版的实体书,不免有些心潮澎湃,这可是他深层记忆交汇于任务世界现实的直接显现啊!

这本书被京城士子们赞颂为介绍泰西制度的“巨著”,在咸丰三年这個蒙昧无知的时代,显得无比珍稀,仿佛像是一柄利剑直插入“我大清”腐朽的心房门户之中。

有人痛骂此书数典忘祖,也有人欣赏此书作者精通西学,京里的文人士子圈如今已经分成两派,互相辩驳,吵开了锅了。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当今海外诸国的整体,如道光年间侵犯“我大清”疆域的英吉利,其议会传统和君主立宪是如何运作,又有何等得失;大洋彼岸天选之地美利坚,其民主共和与三权分立又是如何履行;欧陆强国法兰西,又是如何在共和与帝制间徘徊……

此外,乔致庸还对德意志、意大利这样目前尚未统一的欧洲诸国,以及西葡荷兰这种已经衰落的殖民国家做了详细的介绍。

远到西人起源之由来,希腊罗马之风物,蛮族纷争之沿革,遮断中古欧洲上千年的洋教发展史。

近到欧人近世之东来、人文主义之复兴、宗教蒙昧之破除,伏尔泰、卢梭等先贤之学说。此外,乔致庸还重点着墨于西人工业立国之国策,浩浩汤汤之工业化浪潮,何以催逼着西人大踏步的走在重利轻义的扩张之路。

这本书的中段,乔致庸对骚死阿美莉卡、阿福瑞卡、跳舞城等沦陷于西人之手的殖民地历史,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陈述。

他开宗明义,十分明确的告诉国人,十多年前的战争并非西人挑衅之终结,恰恰是大举动犯之开始,国朝若不能振兴,则必如婆罗门跳舞城之民,最终全然沦于他人之手。

这些种种与中原华夏大不相同的历史现象,让身处蒙昧之中的国人,第一次见识到了真实的异国文明史。

书的后半段内容,乔致庸详细分析了当前国朝所遭遇的内外危机,从道光年间中西首战与签署条约入手,详细罗致了西人条约隐含的狼子野心,揭示了西人通商求财之本质,并大胆预言了英人势必还会得寸进尺,谋求更多利益,若不能妥善应对,则大清势必与西人更有一战!

光提意见,不给建议,这种人是最讨厌的。

对于如何应对如今的内忧外患,乔致庸也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兴办实业,讲求实利,以补国用之匮乏,进而与洋人商战;

二、编练新军,平定发匪,以求社稷之安定,进而谋求御外辱。

内容基本上都是历史上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人的思想理念,涉及到政治改革的内容,他一句也没写。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