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该怎么来描述它呢?
可以用间接的方法。
注意,间接的方法,就是说,语言说出的并不是它本身,而只是指向它的路标。
比如我们说,它不是有形的,所有有形的皆不是它。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你所想到的无形的,就是它。
但一切有形的以及无形的,皆不离于它的作用。
世界是心的倒影。
倒影不是心,但也离不开心,没有了心,哪有心的倒影。
色,即是“倒影”。
空,即是“心”。
色不异空——一切现象,皆无实质,其本质皆是空性(心性的幻化);
空不异色——心性的幻化展现为现象;
色即是空——一切现象,都是心的倒影。
空即是色——心的倒影,展现为一切现象。
“空性”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的概念,通过“空性”这个概念,达到了语言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层次——对于主客观世界终极真理的高度统一所做的描述而言。
空性的涵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客观世界之快速变化的本质:时刻处在快速变化之中,没有不变的本质,名为空性;
2、客观世界依赖主观世界的本质:对于不同层次的生命主体,客观世界表现出不同的样子,这种“倒影”般的特征,名为空性;
3、主观世界没有可以把握的实体,这种无形无相的本质,名为空性;
4、主观世界的各种心理现象亦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没有不变的本质,名为空性;
5、主观世界心理现象的变化同样离不开客观世界的影响,没有客观,主观就失去了目标,也失去了意义,主观世界心理现象同样缺乏不变的独立性,名为空性;
6、主客观世界皆没有独立不变的本质,同名为空性。
需要注意的是,“空性”是我们所追寻的那个本质的一种“描述”,但并非那个本质本身,且这种描述仅仅表达了本质的某一个方面。
之所以这样表述,就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自己对生命和世界的错误认识——我们认为世界和生命自我是真实存在的,是实实在在的,是不会变化的——但这些只是我们的错觉罢了。
真实的情况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中,不管是生命主体还是其生活的客观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快速变化之中,想让其中的任何一个生命主体或客户事物维持不变,都是不可能的。
看到了生命与世界的真实,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获得“出离”幻相世界的“智慧”:
1、所有的概念都是假立的概念。当世界回归其“心的倒影”的本质,一切用于描述“世界”的概念,就成了对“心的倒影”的素描,素描是静态的,是刻板的,是简化的,是平面的,倒影是动态的,是变化的,是复杂的,是立体的,素描不仅不能视为倒影,更不能视为倒影的本体来源——心。
2、所有的真实都是相对的真实,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是心的倒影,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取决于生命主体的心,而心的世界更是变化莫测,没有固定不变的“真实”。
3、真相是离于现象的。世界是心的倒影,所有可见可感的现象皆是幻相。
4、真理是离于言说的。即使是“空性”,也仅仅是表述了真理的某一个方面。同时,真理又内在于每一个生命,需要靠每一个生命自己去感悟自己。或者说,真理就是生命的真相,就是生命自己,感悟真理,即是生命感悟生命自己。
5、保持这种“于幻相中而无迷惑的清醒”,就是破除一切幻相的智慧,包括生死。生死也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概念,也是心的倒影,也是一种幻相。
6、破除了一切幻相,就没有了痛苦和恐惧,就获得了生命的终极自由,自在而解脱——如佛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知,于生命与世界的幻相相续中自在地游戏,并随缘帮助更多的生命获得智慧和自由,就是最快乐的生命。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