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赚了几百块外快,最妙的是还没到每天的搜身时间,借着点酒气壮胆,一气买了一系列的民国时期生人的小开本作品。而吸引我购买的正是汪曾祺先生这本《我的老师沈从文》,虽然回家被领导讲了几句,但还是蛮值得的。
说实在的,从小到大正经书我看的极少。小时侯喜欢武侠,神话,鬼故事,大了喜欢看网络小说,直至现在还是会追看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网络小说。曾经看过一版被盗的乱七八糟的小说集,其中有一章老舍的猫城记,自此引起我对民国时期作家的兴趣,真正开始有意识的进行阅读应该是零六零七年才开始。而在未看到过《从文自传》之前,对于任何自传或人物传的书籍,我是没有半点兴趣的。
我喜欢老舍的书,因为他笔下的很多事情和人物,今天我依然能够看到或遇上,鲁迅的书也是一样。胡适的书自有一种气度,真正的文人气度,不盛气凌人,也不尖酸刻簿,讲道理不急不慢。林语堂、梁实秋等老先生都是很有生活情趣的人物,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沈从文。我喜欢沈从文笔下的沈从文,也喜欢胡适笔下的沈从文,也喜欢黄永玉笔下的沈从文,现在还要加上汪曾祺笔下的沈从文。
沈从文先生是有幸的,他有幸生于那个百花盛放的年代,生在那个打破旧传统,建立新秩序的年代。所以一个小学文化的大兵,最终能成长为一代名家。如果他生在这个时代,恐怕没有那么大的便利。以沈先生的跳脱、天马行空的性格,高考我就不太看好他的表现。再加上很长的时间里,连个安身之所都没有,最穷居然常有两三天吃不上饭的记录。而且偏偏还要饿着肚子搞些没出息不上进的玩意。但最终就是这么一个人,靠着朋友们的照顾与帮忙不仅成了文学大师,也做了考古大师。这也只能是民国这样改天换地的时代,才有可能出现的事情。
我知道在建国前,沈先生就放弃了文学创作,转而研究起了中国的古文物,后来更是出了一堆学术研究著作。我一直比较奇怪这种转变的突然,但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沈先生一直就有收集老玩意的爱好,所以在自废武功后,才又能另辟蹊径的在另一个领域有了如此大的成就。而一直不太明白自废武功的原因,也在写下这个贴子时找到了。被围攻呀,同志们,自古以来文婊们的德性都一样,杀人方式也都一样——抹黑、造谣,围攻,消灭。在文革当中,多少大家,多少名师,就这么倒下。动辄贴大字报,捏造各种罪状并冠高大全的帽子,进行禁言、批斗和迫害。那个时代,可不只有一个司马X、更不只有一个周X平。那是一个傻叉们成群结队狂欢叫嚣的年代,也是一批傻叉们最向往的美好年代。没有了大时代的推动,现如今的傻叉们潜藏于各个阴暗的角落,静待时机而动,随时跳出来鬼哭狼嚎,妖魔作乱。
我原本认为,沈先生是坚强的。但直至这几天查资料才知道,早在五零年,沈先生就因承受不住左派文痞群起围攻而精神崩溃,经过多年的治疗才慢慢康复。一个笔记里记载过军队以人肉充饥的人;一个从小就看习惯砍头,在军队里见到过一幕幕杀人与被杀场面的人;居然就被人这样“逼”疯了,可见躲不开、赶不散的傻逼成群,比人吃人、人杀人还要更恐怖更惊悚。我不愿意等到有一天以跳湖的方式归于天堂,再来后悔当年见到傻叉横行时默无一言,更不愿意接下来的余生,沉默的旁观着地狱再现。我在人间时,自当见一傻叉便骂一傻叉。见一恶行便骂一恶行,至倦方休。
青年日报的方文先生曾说过,文革的流毒大概要等所有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离世了,才能消散。但我想,这可能不大现实。对于文革流毒最好的治疗方式,应该是提倡尊重个体差异化的存在,而不强求任何人服从于集体的统一。一个没有包容、开放心态的社会,永远都健康不了。一个没有包容、开放的城市,永远都富裕不了。网络如是,个人也如是。
《西游记续集》主题曲《通天大道宽又阔》中有一句:“魑魅魍魉,怎么它就这么多!”是呀,傻叉它怎么就这么多呀?
2016-9-11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