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想在此借宿一宿,还望和尚能开方便之门。”
那和尚虽有不悦,上下打量她一番,仍交待小和尚带她去禅房,自己拂袖而去。
紫冰有些奇怪,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世人多称呼“师父”“法师”以为尊敬,殊不知在佛家“和尚”本是尊称,要有一定的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成够称“和尚”。紫冰深谙佛家规矩,这样称呼并没有错,自然想不到哪里不对。
待安顿下来,来到斋堂,和尚们已经在收拾用过餐的碗筷。紫冰也不好再叨扰,就在寺中四处闲转。
觉真寺中等规模,大小殿中的佛像都是泥金的,这样的规制也只有皇家寺院大相国寺才有。紫冰中午的疑惑又涌上心头:除了有国家供养的个别庙宇之外,其他的要么靠香客供养日子紧巴巴,要么自有田产租户可以供给寺中开销。
早年战乱之时,大量流民出家为僧,就是为了在寺庙的庇护下吃饱饭,还不用交税。这也是前朝周世宗大肆灭佛的主要原因。大宋开国以来,取长补短,对寺庙管理宽紧有度。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觉真寺不在供养之列,除了一亩左右的一片瓜田菜地之外也无其他田产,周边又没有村落商铺,怎会如此富足?不过这都是闲来无事的琢磨,紫冰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而真正吸引她的却是在大殿柱子上写着的一幅字。那只是一张普通的告示,看着有些旧,上面写着:“舍扇子,莫嫌粗陋,可自己扇风,也可拿走送人。愿诸位清凉自在!”
紫冰不觉微笑,这才是佛家最本真的仁爱之心。她弯腰想要从柱子下方的竹筐里取个扇子,低头才见没有了,只得作罢回禅房休息。
抄了一回经,紫冰觉得今日的金粉在灯光下有些晃眼,又听到隔壁禅房里有些响动,索性丢了手出去看看。
一个少妇——看似像是大户人家的家眷,吩咐丫鬟:“去打点水,给老夫人她们擦擦。”又吩咐随从道:“你们在这儿守着,我去去就来。”少妇见紫冰在侧,过来颔首歉意道:“打扰姑娘了。”
“不妨事。出门在外,难免会有些不便。可是有什么麻烦?”
“多谢姑娘。只是我家老夫人她们身体发烫、甚是难受,我想请师父来看看。”
紫冰帮不上忙,又有些饥肠辘辘,就去后院的瓜田找吃的。
瓜棚里一个老和尚借着灯笼里的光亮刮着竹篾,抬眼见紫冰蹲着挨个的拍西瓜,就一瘸一拐地挪步过来挑了个好的递给她。紫冰弓腰谢着,接过西瓜大快朵颐。
半个西瓜下肚,紫冰方抬头打量瓜棚里的老和尚——干瘦的一个老头,慈眉善目的,头发像是许久没有刮了,静静地低头用竹篾圈成圈,加上扇柄,再糊上纸作扇面。
紫冰双手合十道谢:“多谢大和尚!”
老和尚见状,放下手中的伙计,依礼回敬,只是并没有像往常僧人一般念出“阿弥陀佛”。
“天晚了,我回去了,您也早点歇息吧。”老和尚依然不说话,抱着一堆做好的简易扇子与紫冰一道往前院蹒跚走去。到了大殿门口,老和尚并不进去,紫冰道:“您请便,我回去了。”
老和尚示意紫冰先走,紫冰才明白他是哑巴。老和尚站在原地,一直等到看不见紫冰身影,才进大殿去放扇子。
紫冰抱着半个西瓜,见隔壁的灯还亮着,就过去串门。之前见过的少妇得知紫冰来送西瓜,甚是感谢:“我今日中了暑,晚间没吃饭,还真是有点饿了。多谢你!”
紫冰关切道:“找人看过了?你家夫人可好些了吗?”
少夫人有些尴尬的笑笑:“我没找到方丈,不过也好些了。”
“好些了就好,吃点瓜解解暑,早点歇着吧。”紫冰想起回来的路上隐约听到有男女的调笑声,怕香客中有轻浮之人,就提醒道:“还是让随从守在门口吧,万一有事也有个照应。”
“姑娘说的是,多谢费心!”
次日一早,紫冰觉得空腹拜佛才显得干净礼敬,没有吃饭就在大殿磕头叩拜。两侧蒲团上的和尚忽然同时偷袭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